上半年,大港农机部门针对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型农业重点工程的农机需求,按照推进基础装备、配齐适用装备,引导示范高端农机装备的配备原则,在农机示范点逐步示范推广高效、节能、环保农机技术,推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解决蔬菜大棚冬季地温低,影响蔬菜生长的问题。组织李官庄等4个设施农业种植园区负责人到山东济南、寿光参观学习秸秆反应堆技术。此项技术以提高地温、改良土壤、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施肥量为主要特点,解决大棚冬季地温低,影响蔬菜生长的瓶颈问题。规划在李官庄、潮宗桥、崔庄、沙井子三村设施农业基地建立秸秆反应堆示范点。
二是帮助北抛村暖风炉生产企业的技术升级,引导其按照天津市农机鉴定部门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鉴定,力争纳入农机补贴目录,拿到批量生产、规范管理,规模推广的准入证。
三是针对传统水产养殖问题,积极推广高强度的增氧设备。引导鼓励古林街马棚口二村和小王庄镇刘岗庄水产养殖小区配备爆气管增氧设备共109台套,填补了大港地区无高密度水产养殖的空白,实现水产养殖高产高效。
四是针对提升设施农业农机配置档次问题,积极推进设施农业种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天津科电公司对大港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进行论证。供需双方就共同推动大港设施农业的技术装备、设施农业的科学化管理、共同创建设施农业的“亮点”工程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表示在小王庄镇李官庄和港西街沙三村蔬菜种植基地示范物联网技术。
五是拓展太阳能杀虫灯技术的应用空间。针对城市的环保杀虫问题,4月下旬,在湿地公园和临潮湖风景区安装8 台景观式太阳能杀虫灯,杀虫效果明显,每盏杀虫灯平均每天捕杀春蛾、果蝇、蚊虫等害虫上千只。不仅为建设生态、环保城市增添靓丽的一景,更重要的是将农机服务范围向城市建设拓展,扩大了农机社会影响。
六是规模实施机械化深松和激光平地作业技术。为提升耕地质量,结合大港耕地布局,向市局积极争取激光平地1.5万亩和耕地深松3万亩。创新落实招法,改秋季作业为春播前、夏播前和秋收后三个时段实施,春季实施1万亩土地深松作业,不但减轻农机合作社的作业负担,而且更适于农作物生长和便于监督检查。
七是规划实施“大港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期两年,计划总投资570万元,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万亩。该项目涵盖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杂草及病虫害控制、秸秆及残茬处理、机械深松等技术。通过以上技术的实施,不但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模式,而且改善了土壤盐碱板结的不良现状、增强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并达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虫害及减轻劳动强度的效果。同时可扶持农机合作社强化自身建设,大幅度提升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