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推进农机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莱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莱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2009年农业部下达《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以来,莱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标准规范和平衡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了显著发展:截止到2012年6月,莱州市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64个,完成了每个镇街注册4 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即一镇四社)的发展目标。合作社共有成员517个,注册资金5249万元,资产总额7000 多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6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5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 173台,配套农具817台(套)。其中粮丰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点,金农、莱兴等5家农机合作社获得了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资金扶持,兴隆、鑫龙等7家农机合作社获烟台市级财政项目补贴资金累加补贴,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2011年,农机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面积达30万亩,农机作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已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有效整合资源,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把资金整合到一起,将机具联合到一起,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买不起大机具又避免了重复购置机具,浪费资源,又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以前农户你买一台,我也买一台,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很低,现在发展农机合作社,就可以联合起来购买农机具,大家合作使用,农业机械共同利用。如莱州市金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二是发挥大型机械作用,提高了机械效率。以大型机具为核心,从整地、播种、中耕、植保到收获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整地和播种效率,保证不误农时,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农机具的作用,让使用农机具变得更加经济。比如莱州市金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具多、配套齐全、生产规模大等优势,在本村及周边村庄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连片作业,积极参与跨区作业,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成本让利农户。
三是促进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合作社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新的农机具,也敢于尝试新技术和农机具。如莱州市金城镇金农农机服务合作社成立以来,就以推广新技术、新机具而闻名,他们购进新机具以后,根据本地种植业的特点,不断改进和改良机械的结构性能,较好地满足本地农业生产对新技术、新机具的需要。除了在本村及周围村庄开展保护性耕作以外,还在全市多个镇街开展免耕播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示范作业,累计开展保护性耕作面积超过5000亩,机械作业收入439万元,合作社成员年均纯收入4万多元。
四是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加快了劳动力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机合作社采取承租、托管等方式,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莱州朱桥琅琊岭生态园、朱旺、焦家等34家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模式涉及农户数千户,流转经营土地7万多亩。
莱州市农机合作社的主要组织形式:
1、农机大户联合型。由一个拥有较大规模农机资产、形成一定的服务实力的农机大户牵头,本村或邻近几个村的农机大户自愿联合,以实物出资组建的农机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在农机合作社中占有70%的比例。例如伟松、忠强农机合作社等。
2、社会自然人投资型。农村中一部分能人看到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潜力,由几个经济实力较强的人共同出资,购置农机具,组建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把合作社当作产业、事业去经营。如金农农机合作服务专业合作社等。
3、村集体所有型。村领导班子过硬、集体经济实力强、农机管理经验丰富的行政村,由村集体投资组建农机合作社,本村土地部分实行流转,这类合作社既满足本村作业又可外出作业增加收入。外出作业的收入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和村公益事业。如莱州市民丰、大欣农机专业合作社。
4、企业牵头,以公司为依托型。以公司为依托,为农户服务。这类合作社的规模比较大,能充分发挥市场、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因此,这类农机合作社规模较大,前景比较好。比如金海农机合作社等等,有意进一步发展农机合作联社的打算。
二、莱州市农机合作社运转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先导作用,承担着主要的机械化作业任务,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营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作业项目单一,经营服务范围不宽。70%的合作社仅从事田间土地平整、收获等作业,机械忙一季闲一季,机械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因为没有其他经营项目,人员也是仅忙两季,人力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浪费和经营服务单一使得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后劲。
(二)合作意识不强,管理人才匮乏。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规模化经营管理和组织化程度不高,机械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市场竞争力较差。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家优惠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大,资本投入机制比较单一。调研中发现,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目前的金融部门没有专项贷款,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筹措困难,难以继续发展壮大。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合作社多数没有标准的农机库棚、晾晒场地和维修设备,机具存放、保养、维修难度大,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长远规划不足,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三、莱州市农机合作社未来发展思路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影响力。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经常性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加大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要重点宣传有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知识、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同时要推介先进典型,扩大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2、争取有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根据中央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政府部门要在国补资金之外,加大投入和补贴比例,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优先给予补贴,在税收上少征或免征各项所得税,对农田作业所需燃油供应要予以一定的补贴,凡被评为示范性、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旦验收后,除争取省市补贴资金外,争取市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奖励。同时,相关金融部门也要适当提供低息或贴息的信贷资金支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
3、因势利导,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要扩大经营范围较广,以农机经销商和农机维修网点为依托,组建一批集农机作业服务、油料供应、配件机具销售一体的综合性农机合作社。以建设“五有”合作社为起点,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当作工业企业来抓,新建的合作社要高起点、高标准,原有的合作社该注资的注资,该重组的重组,使合作社朝规模化、经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增强合作社发展的后劲。
4、深入基层,解决合作社发展的实际问题。一是解决农机合作社社址用地问题。农机合作社由于大型机具较多,大部分机具露天存放等,机具存放成为突出问题,同时还需要配备燃油库,维修配件库,合作社还需要建有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因此,合作社建设用地已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二是及时办理农民合作社免税证件。按农民合作社法条文,税务部门应该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减免税有关手续,以鼓励合作社发展。三是帮助建立信息网络,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决定生产,信息决定效率。四是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提高合作社社长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一是举办社长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定期举办合作社社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让社长们走出去,组织他们去一些省部级明星合作社参观;二是鼓励社员参加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提高社员们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和发放科技资料,把他们培训成为各项农机具的操作能手、种地能手,特别是掌握目前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努力把合作社打造成为全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前沿阵地和平台。(莱州市农机局 王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