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积极开展“学用政策”活动,大力推进农机化促农增收

作者:港南区农机局 韦剑颖 刘 军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5日

    今年以来,港南区农机局认真组织全区农机系统深入开展“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要求全区农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着重吃透吃深各级政策,用足用活政策,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把有利于促进农机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为全区农机化和农民增收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切实保障农机购置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让农机购置补贴施惠于民,该局在吃透中央、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港南实际,研究制定了农机直补方案,并组织全体农机系统干部学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示、办理流程、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同时,严格实施“三公开”制度,切实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购机农户:一是公开补贴产品目录。该区及时公开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种类范围、补贴范围及标准等相关信息,让农民详细了解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内容,为农民当好参谋; 二是公开补贴办理程序。该区坚持“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原则,免费向农民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宣传资料,把购机补贴办理程序一次性告知农民,简化操作程序,实行购机补贴“一站式”服务,确保方便农民;三是公开工作纪律。该区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规定规范实施,及时张榜公布补贴对象名单、补贴金额以及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对补贴政策、补贴方案、补贴机具、补贴标准全面按规定程序办理,确保农民利益得到维护,进一步激发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对农机直补政策落实力度,严格管理阳光操作,使农民能真正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富农政策。今年港南获取中央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1万元,自治区补贴资金32万元。受益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户1700多户(个)。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技术瓶颈,该区将农机推广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加快新机具的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及应用,并加强信息引导,促进农机技术进步。今年以来,该区优化农机服务组织15个、规范10多家农机经销单位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123个农机维修网点的服务质量,推广农机具1800多台(件);同时,围绕优质谷、马铃薯等农业支柱产业,引进了水稻耕、种、收,马铃薯挖掘、全方位深松和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及谷物烘干等机械化技术10多项;此外,与市农机学校联合举办插秧机、收割机、耕整机、大中拖和多功能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及技工人员等培训班共3期,培训人数达300多人。在此基础上,采取组织现场观摩会、建立示范点、联合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推广新型适用农机技术。如通过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的方法,引导三禾米业公司引进日加工能力达 240 吨谷物的大型烘干机4台(套),目前,该设备正在安装中,并进行调试。在三禾米业公司的引领下,各种粮食烘干机的引进、推广得到顺利开展,有效确保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适时收获,减少田间和收贮损失,避免霉变,保证品质。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该局从实际出发,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实现农业结构与农业机械装备的同步调整在稳步推进农机保有量增长的同时,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它各业所需机械比例,大幅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建立农机动力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制度,加快淘汰落后、超期使用的农业机械,依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引导农民购置先进、经济、适用的农机机械;进一步整合现有农机装备,盘活存量,优化组合配套,向优势产业集中,向重要环节倾斜。今年以来,该区用于农机购置700多万元,拉动农民投入1500多万元,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5台、小型拖拉机800多台、耕整机200多台、微耕机600多台水稻联合收割机90多台,农业机械化的装备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