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积极推广水稻栽插新技术

作者:新建县农机局 薛建平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6日

  水稻钵育摆栽技术是国外80年代中期推广的高品位水稻生产技术,钵育苗与普通苗相比,具有大苗移栽伤根轻、缓苗期短、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点。为破解新建县机插稻返青期长,尤其是二晚易遭遇寒露风危害,造成减产绝产的问题。新建县农机局在今年年初引进水稻钵育摆栽技术。2012年4月16日,在恒伟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早稻摆栽作业,作业面积16亩,基本上无返青期。摆栽机型是常发2ZS—4H手扶式水稻摆栽插秧机及其配套钵育秧盘。同时进行了机插、手工插和钵育摆栽各1.5亩对比试验。7月13日早稻收割、干燥后称重计量,机插每亩比手工插秧增产41公斤,钵育摆栽比机插增产49公斤。早稻由于是同时播种,钵育摆栽与对比组的成熟期无明显差异,但成熟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晚稻播种前,南昌市农业局在我县松湖和恒湖农场安排了两个水稻钵育摆栽示范点。7月22日和23日,南昌市农机化站和新建县农机局分别在松湖镇和恒湖农场进行了二晚钵育摆栽示范,同时进行了机插、手工插和钵育摆栽对比。到24日中午12时,松湖22日摆栽的秧苗已全部返青,返青期为24小时,比机插苗提前5天返青。
 
  我们认为,水稻钵育摆栽技术适合在南昌地区的大面积推广。一是早稻可明显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二是晚稻返青期明显缩短,基本上可以规避寒露风的影响,确保二晚丰收。三是技术可行,钵苗播种机与机插秧硬盘育秧基本程序相同,摆栽操作与机插技术没有大的区别,农民易掌握。(新建县农机局薛建平)
 


三种插秧方式对比田块,钵育摆栽机正在作业
 
 
 


钵育摆栽机和作业结束的田块:机子左边是人工手插区,正前方是钵育摆栽区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