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即将结束,从田间地头传来喜讯,益阳沅江市早稻机插秧喜获丰收,据农技部门测产,今年全市6.5万亩机插秧平均亩产达480公斤,产量最高的达每亩610公斤,普遍高于抛秧。
7月24日,在南大镇东浃村稻田测产现场,附近村民纷纷赶来观看,村民刘爹笑容满面地告诉前来测试产量的农技站技术人员:“我家今年机插了40亩早稻,机插的稻田不但省工、省成本,而且长出来的稻子喜人,比以往手插和抛秧的亩产多了一百多斤呢,下半年我打算再搞50亩。”据测产的农技站技术人员分析,机插秧增产原因,主要是机插秧苗入泥浅、分蘖早、有效分蘖多, 且机插秧还能够早移栽,促进低节分蘖,抗逆性强。在测产现场的南大镇农技站站长易喜芳自信满满地向沅江市农机局局长刘长庚介绍:实践证明,机插秧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粮食增产技术。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今年,沅江市被列为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市(县),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机局大胆创新,多管齐下促进水稻机插秧工作,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仅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就突破了480万元大关,每个乡镇对每台插秧机给予了2000-20000元不等的累加补贴,今年新推广插秧机109台(其中高速插秧机10台,独轮乘座式插秧机99台),目前全市插秧机保有量达232台;二是农机农艺有效结合,各区县(市)农机和农业部门共同办点、联合办班、集中育秧、集中示范,工作上有效结合,技术上有机融合,成功解决了机插秧育秧难等技术问题;三是工作机制有所创新,创建了机插秧专业合作社、机插秧自愿者服务协会和机插秧一对一专家信息服务平台等,引导农机专业大户开展代育秧、代插和代管等社会化服务,如南大膳镇农机大户戴毓庭代育秧、代插面积达400多亩,东浃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代育秧、代插和代管面积达5000多亩;四是典型带动,全市早稻建立了2000亩以上示范片6个,200亩以上乡镇示范点20个,机插秧示范户2000户,所有乡镇均有示范点,在四季红镇阳雀红村整村推进2400亩机插秧。
今年沅江早稻机插秧正在实现四个提升:一是正在由推广示范阶段提升到快速发展阶段;二是正在由农机局的部门工作提升到政府行为;三是正在由行政推动、农民被动接受提升到农民的主动购机、自觉使用机具;四是正在由农民的“单打独斗”提升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化服务行为。沅江早稻机插秧的成功,为今后该市全面推进机插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