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农民不种地,收成不耽误

作者:《青岛日报》 作者:王丽艳 王文辉 张海铎 季 芳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1日

  本报讯 胶南市王台镇的青岛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最近与当地两个村的180多户农民签订了土地“代种代收”协议,从今年秋季起,将为签约农户提供土地代种、代收、代销等套餐式服务,农民可在确保收益的前提下更多地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而农机合作社也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获得更稳定的收益。据悉,这种模式在我市属首创,国内亦不多见。

  成立于2007年底的青岛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现有收割机、大拖拉机等各类农业机械414台,社员近500人。从今年初开始,合作社创新性地提出了“代种代收”模式,其核心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农户将承包地交由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 (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两季农作物),收益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分配。这一模式有两种“套餐”服务方案,即“全托式”和“保姆式”。其中,“全托式”方案是把农民的农田交由合作社统一供种、耕地、施肥、浇水、收获、销售等,农业经营收益风险也由合作社承担,农户可完全放手,合作社按每年1200元/亩给农民支付土地收益。“保姆式”方案中,合作社负责提供耕地、播种、收获等各种农机作业,以低于市场价收取服务费,农户自己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粮食归农民所有。

  合作社负责人张金海介绍,“保姆式”方案实施起来比较容易,虽然收费比市场价低,但是以每个村为单位,便于耕作,不必东奔西跑,因而可提高效率,农机手也可赚取利润。而“全托式”方案则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比如天气影响粮食收成等。另外,粮食收获以后的晾晒、烘干、储存等也都是问题。“300亩地收获的粮食数量将比较大,我们现在还缺少足够的晾晒和储存场所以及烘干机械,正在多方想办法解决。如果一切顺利,通过团购种子、化肥、农药等降低成本,再施以科学管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应该没问题,可以做到低成本、高产出,合作社的农机手将从中受益。”(王丽艳 王文辉 张海铎 季 芳)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