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农机农艺结合助飞农机化发展

作者:肥城市农机局 马庆泉 张庆建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7日

   自2008年以来,肥城市以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依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机农艺结合的路子,围绕提升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能力,选择农机农艺有机结合的关键生产环节,加大创新示范力度,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为全面推动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经验和保障。

   一是大力推广土壤深松、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促进小麦生产农机农艺相结合。2006年,肥城市制定了“一条龙”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并结合下茬玉米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要求,对小麦生产免耕施肥播种环节进行规范,免耕播种的小麦根系发达、分蘖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籽粒饱满,产量均高于同等管理条件下的传统播种模式,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应用。截止2011年底,全市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到713台,建立示范点26个,示范面积3.8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24万亩,覆盖率达到39.34%,小麦种植基本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二是大力推广玉米机械贴茬直播、机械化收获技术,促进玉米生产农机农艺相结合。机械贴茬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在小麦联合收获的茬地上按照后期机收的适宜行距直接进行施肥播种。玉米机收秸秆还田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要求秸秆覆盖率达到30%以上。至2011年底,全市玉米贴茬直播机保有量达到464台,玉米贴茬直播面积25万亩,玉米联合收获机944台,玉米机收作业面积45万亩,机收率达到82%,玉米种植基本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三是大力推广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促进马铃薯生产农机农艺相结合。肥城市根据示范区实际种植情况及马铃薯播种收获技术要求,制定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农机农艺技术流程。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作业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马铃薯生产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作业成本,每亩节本增效达到305元。至2011年,全市马铃薯播种机136台,收获机3016套,耕整地机械6816台套,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50%、70%。马铃薯种植基本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肥城市农机局  马庆泉 张庆建)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