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来临,莱阳市农机化学校针对农闲时农民的多样化需要,开展了一系列以“短、快”班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共举办20场次培训。这些培训的特点都是送教上门、花费时间少、见效快,深受参训机手的好评。
“俺虽是老维修工了,但新机具的许多知识把握不准,遇上没见过的毛病不能立马解决,耽误机手作业。这个上门培训好,方圆三十里的培训,我是一次没落下。”刚参加了深松作业培训的维修工人老董乐呵呵地说。
老董说自己虽然从事农机维修行业多年了,但这几年随着新式机械的不断更新换代,他接触的新机械越来越多,不学习技术知识,遇见新机器出现的故障就不能及时的排除,农忙季节不但耽误机手的作业,还会影响自己的生意。听说农机局的技术人员在他们各个镇的“机手之家”举行免费农机培训,他和村里的多名农机手都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不但掌握了新式机械操的维修知识,还扩大了与机手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农机维修量。
“我这是第一次参加这类家门口学习的培训班,很不错呢,常参加这类学习,以后机器有点小毛病自己就能解决了。”王军学习完覆膜花生播种技术知识后,对培训班很感兴趣。
针对“三夏”与“三秋”之间的空闲时间,机手时间小有充裕,农机化学校避开炎热的田间地头课堂,利用各乡镇的“机手之家”进行集中培训。将新引进推广的新机具,摆放到学员们眼前,请高级工程师现场讲授如何正确使用新型机械与维修保养知识,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培训过程中与学员互动,采取你问我答的方式,进行现场交流,讲技巧,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保证了学员学有所用、学有所获。(莱阳市农机局 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