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人口46万,耕地面积73万亩,辖9镇1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种植作物,玉米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截止到2011年底,全县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98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20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02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8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85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00台。农用运输机械52000台,柴油机52670台,各类小麦玉米精播机 8840台,棉花播种机4100台,拔棉柴机3500台。从主要农作物的耕、播、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通过农业机械的总量扩张和推广应用,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机化水平的提高。2008年以来,多次被省农机办(局)评为玉米机收先进县。
一、抢抓机遇,确立目标,让农民看到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希望
宁津县在小麦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以后,面对玉米收获劳动强度大、周期长的困局,农民对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渴望越来越高。2005年初,我们就开始对玉米机收进行尝试,推广了互换割台型、背负式等多种型号的玉米联合收获机。2010年,我县承担了山东省玉米保护性耕作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成为我县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史上的新起点,该项目的实施使我县玉米生产机械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玉米生产机械化得到了宁津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此,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宁津县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利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工作目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成立了局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局三位副局长带队深入到镇村,了解农民的所盼所想,科学确定推广示范基地,明确工作重点。这一系列举措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希望,为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狠抓示范,强化培训,让群众增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信心
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在于适合种植模式的玉米收获机械和玉米机械的收获质量。因此,我们一手抓适合种植模式的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一手抓操作机手的技术培训。2007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聘请各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到宁津对机手进行系统培训,传授玉米生产机械的调试、使用、维修、保养,避免机手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机械故障和安全事故,确保收获质量。同时,我们还与农机生产企业建立了农机技术信息反馈制度,机手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我们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企业,通过对机械进行技术调整和完善,提高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做到农机与农艺的充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收获质量和生产效益。从2007年起,我们每年都组织开展推广示范,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玉米机收率连年提高:2009年达到72.6%,2010年达到86.5%,2011年达到90.3%。
三、政策引导,加强扶持,让农民得到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实惠
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必须让农民买的起机械,让农民用得起机械。对此,我们不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和资金补助额度。自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我们每年都将玉米收获机械作为补贴的重点,鼓励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购置玉米收获机械。农民在得到各级政府补贴的同时也得到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带来的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我们积极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小麦机收-玉米直播一条龙作业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不仅减少了作业环节,而且节水、节肥,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能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仅保护性耕作就可为农民节支增收140元以上。玉米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涵养了地力,更是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