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农机化“给力”新农村建设

作者:张仰光 邹爱芝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0日
  走进巨野县龙祥、朱庄等新农村社区,映入你眼帘的是宽敞的柏油路,整洁的街道,葱绿的美化带,标准整齐的典型农村风格建筑群,在这里所展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该社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据龙祥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龙祥社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及农机部门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从村内规划、项目建设、到农机具购置补贴、土地流转、劳动力培训转移,各级领导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农机规范化“订单式”作业服务和适度土地流转,把社区80%以上的劳动力转移到养殖、建筑、工业、服务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使他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八小时工作制的“工人”,这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详细询问村民的纯收入及经济发展前景时,龙祥社区支部书记激动地说:十几年前,我村还相对贫困,人均纯收入不超过1000元,全村人的唯一希望就是一年两茬小麦,棉花轮作,从地里刨食,即使风调雨顺摊上丰收年,每人平均1.2亩耕地又能收入多少。近年来,我村通过托管方式把全村土地集中承包给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进行“五统一”“订单 ”式作业管理,并逐步推行适度土地流转,把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务工或搞多种经营,才使我们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现在,我们村发展为农村新型社区,并不断跨入城镇化建设行列。
 
  目前,全社区2000余亩耕地,已有80%承包给农机大户进行经营,其他剩余土地有的建起了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有的种植了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全村80%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加入了“工人”的行列。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龙祥社区通过土地流转及实施农机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服务,不仅彻底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张仰光  邹爱芝)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