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正在用收割机收割水稻。
人民网重庆视窗8月23日电 (通讯员 李爽)金秋时节稻香飘,又到一年丰收时。
时下,开县农民正忙碌地在田里收割庄稼,在骄阳和汗水中享受丰收的喜悦。
机收稻谷省力、省时又省钱,可为全县农民节约收割成本3000万元
8月20日,走进开县南雅镇新全村,片片金黄的稻田映入笔者眼帘,“嘟嘟” 的机收水稻声,回荡在田野间。
在新全村2组65岁老农李忠勇的水稻田里,联合收割机几个来回就将大片稻子“吞噬”了,而收割机侧面装稻谷的口袋则渐渐鼓起。不到1个小时,两亩水稻就被全部收完,站在田埂上的李大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李大爷将装袋的谷子放上板车推回家。李大爷告诉笔者,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剩下他和老伴,老伴不能干重体力活,收水稻活儿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说:“以前割谷子经常划得一身是伤,还是机器收割好,轻松省力,人也不遭罪。”他告诉笔者,联合收割机收1亩稻谷要比纯人工收割节约成本380元。
据南雅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继华介绍,该镇共有水稻1.816万亩,今年推行的联合收割机能爬坡上坎,收割脱粒一体,价格由地势高低分为每亩120元至200元之间,因此全镇机收面积由去年的60%增加到80%,直接为农民节省开支超过500万元。
据开县农机推广站站长张余介绍,今年该县农机推广站从江苏、河南、安徽、四川等省引进180余台联合收割机,全县共有260余台联合收割机助农收割水稻。今年全县水稻机收面积从去年10万亩上升至12万亩,将为农民节约成本3000余万元。
7万亩示范区引进新品种,水稻亩产达到700公斤
近日,开县临江镇青阳村种粮大户胡红巍500余亩水稻迎来了丰收时刻,驾着收割机在田里忙碌的他乐得合不拢嘴。今年在县农委和临江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胡红巍换种了优质良种高产水稻,水稻亩产达700公斤。
胡红巍告诉笔者,今年国家在万亩示范区推行的种子播种存活率高,抗病能力强,种植中患病后恢复能力很不错。因此受稻螟虫、卷叶虫、稻飞虱、稻苞虫等虫害较少,亩产量比去年高200公斤,预计能实现增收10万公斤。
据开县农委粮油科科长胡中述介绍,今年该县共为义和镇、中和镇、岳溪镇、九龙山镇、南雅镇等8个乡镇7万亩水稻高产科技示范片发放准两优527、渝香203谷种7万公斤,根据市农委和县农委对义和镇、中和镇4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测产情况看,水稻亩产量均达到713.8公斤,预计7个示范片可产水稻4996万公斤。
虫口夺粮战全面获胜,全县水稻总产量将超过20万吨
近日,笔者来到竹溪镇竹溪村,该村4组村民朱君华一家正在晒谷子。虽然他们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但仍是一脸喜悦。
“前些日子,田里到处都是虫子飞来飞去的,以为今年粮食要减产了,没想到最后还是个大丰收。”朱君华说,今年雨水多,该村水稻遭受病虫害,大面积出现水稻螟虫、卷叶虫、稻飞虱、稻苞虫等虫害。在村民们被虫子折磨得焦头难额时,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为村里人送来了救灾、灭虫方法,从虫口中抢回了水稻。
抢救及时,朱君华家的3亩水稻收了1950公斤,比往年增产200公斤。朱君华从摊晒的谷堆里抓起一把谷子,剥开一粒,只见米粒饱满,没有一点受灾的迹象。
据竹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熊良新介绍,受天气影响,该镇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受到了虫灾威胁,通过科学技术紧急救灾、灭虫后,目前全镇9000亩水稻已全部丰收,亩均产量达650公斤。
据胡中述介绍,开县今年共种植水稻46.5万亩,其中受天气影响遭受虫害的水稻田达10万亩,在全县农技人员的努力下,虫口夺粮战全面获胜。根据测产,今年全县水稻总产量约20.35万吨,将比去年增产0.4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