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葛浩新种粮致富带头人

作者:安徽农机化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7日

    8月22日,记者见到葛浩新时,他正在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的农田里带领大伙给大豆喷药治虫。

    黑黑的脸膛,瘦削的身材,说话大嗓门。葛浩新站在田头,指着眼前绿油油的大豆,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朗声告诉记者:“病虫害防治是一门学问啊,现在种田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

    葛浩新1985年毕业于阜阳农校,1992年至1995年在安农大深造。 1998年,葛浩新看到许多耕地因粮食生产效益低、农民外出务工而荒废,决定承包闲置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当年,他与颍泉区泉颍街道办事处高井行政村签约承包耕地168亩,获得效益3.5万元。之后,他步子越迈越大,2011年秋承包土地40860多亩,其中12860.6亩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和种子繁殖,28000亩用于技术承包小麦高产攻关田。

    除了向规模要效益,葛浩新还向科技要效益,他聘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栽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在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文章。 2011年,他种植的小麦平均单产达580公斤,比当地平均亩产高出152公斤;玉米平均单产622公斤,比当地平均亩产高出182公斤,其中,2.13亩隆平206玉米地亩产811.5公斤,刷新全市最高实产纪录。

    “自己富了,绝不忘乡亲。 ”葛浩新用行动履行承诺。 2008年和2010年秋冬春连旱,葛浩新充分发挥自己牵头的春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带领抗旱服务队员50余人,动用26台套喷灌机械抗旱保苗,其中免费服务14000多亩。经过130多天的辛苦劳动,两个大旱之年当地都实现夏粮丰收,被群众称赞为“活雷锋”。

    农民徐猛、张友成、张治臣、王小海、张夫忠等人生活困难,葛浩新主动上门服务,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承包耕地26000多亩发展粮食生产。颍西街道办事处郝庄村新鹿庄道路受损严重,村民种植的蔬菜外运困难,葛浩新得知情况后,帮助修建4座涵桥和240米的泥结石路。

    “我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种粮发家。”葛浩新说,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一定能大有作为。(记者 安耀武)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