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收获时节的“轻松”与“沉重”

作者:天津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8日

    因为有了现代农机作业替代人工辛苦劳作,过去忙碌而繁重的收获变得轻松简单起来。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麦农张兴旺高兴地说,有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家里6亩麦田一上午就完事了,下午就完成了播种。不但自己没耽误在企业上班,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没请假回来帮助收麦。

    但记者注意到,收获的轻松之外还存在着农机具维修难、农机用油市场不稳、农机作业成本较高、农机作业单位面积较小等问题,急需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参与。

    问题一

    一家一户麦田太零散

    农机作业需要大田制

    日前,在静海县西钓台村,村党支部副书记赵俊喜告诉记者,由于村里工业发展势头好,很多村民都到企业打工,没时间种粮田了。为此,村委会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对全村的1000多亩麦田实行统一耕种,作业效益非常突出。

    而宝坻区一名农机手说,如果麦收地块再集中一些,麦田再连片一些,机收、机播速度会更快、效益会更好。让他遗憾的是,他们机收的很多都是一家一户的一两亩地的小块麦田,由于面积较小,给机收带来了很大困扰。

    记者在武清区一个小麦机收现场看到,上千亩的麦田从远处看上去,金黄一片,麦浪翻滚;走进低头一细看,每隔一两亩地就会有高低不一的不同麦浪出现。

    村主任说,因种的小麦品种不同,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麦子成熟了,有的还没有成熟。当天收获的第一块麦田面积只有1亩,一窄条。

    农机手抱怨说,由于每家每户麦田面积太小,让机器不好掉头拐弯。机身掉得角度太大,就会把其他户的麦子给碾压了,人家不高兴;如果拐弯掉头角度太小,有些麦子就割不到。有时为了尽量割好,就要放慢掉头拐弯速度,这样本来一小时可以收割10亩,现在也就可以割8亩。这样机收速度慢,还特别费油。现在一小块一小块地收割,就如同买了一辆好车,时速可以达到120迈,但却限速让你只开到30迈,急人、窝工。

    他建议,在目前一些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当下,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协调当地村委会建立小麦生产合作社,种植同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收获,这样才能让农机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问题二

    柴油市场变幻莫测

    农机合作社期盼签合同

    武清区一位农机大户告诉记者,因担心今年柴油涨价,春节后他就从油品公司预订了柴油。但哭笑不得的是,由于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前期国内柴油价格下降,让他吃大亏了,多付出7000元的油费。

    他说,他们农机合作社每年需要柴油25吨左右,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用油大户,但相关油品销售公司不愿跟他签订一个稳定的供油合同。

    前几年,农机部门曾和一些油品公司合作,采取发放加油卡的方式,方便农机手用油。但后来发现,辛苦制作的加油优惠卡受到农机手们的冷落。蓟县等区县一些农机大户说,不领情的原因在于油品公司附加了很多条件,比如要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而它们往往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路途远,还不如就近加油省下时间多收几亩麦子。

    这些农机手建议,油品销售公司能否对他们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用油方面给予一些照顾,比如能否跟他们签订一个常年供油合同。一来可以稳定柴油消费用户,二来也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用油。

    问题三

    农机厂家服务不完善

    农机大户呼唤建4S店

    农机手唐学兵告诉记者,他组建的农机合作社现有40多台套农机具,为了应对农机具突然出现故障,他家的院子里有焊枪、小型切割机等多种机器维修设备,这都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农机维修的成本高、效果差,逼得他要靠自己维修。他说,由于天津目前没有大型农机配件市场,他们购买配件要到外地去买,但往往质量次价格高。

    静海县一位农机大户告诉记者,去年他的2台收割机由于作业时用得太狠,链条和轴承出了问题。当时给厂家打电话,由于过了“三包”免费服务年限,厂家说现在太忙,让他等等。可收获时节等不及,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派人到外地买了一些配件将就着用,价钱还不低。

    据了解,今年市、区县农机部门组织了多个农机维修服务队,受到了农机手们的欢迎。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借鉴北京等外地农机主管部门的经验,通过和一些农机生产厂家合作建立农机销售、维修4S店。这样既可以让农机大户们就近买到合格的零配件并能够得到生产厂家提供的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一条龙”式的服务;还可以让农户大户们和厂家形成良性互动,销售二手农机具、进行农机的改装等,互利互惠。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