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在中棉所所在地河南安阳举行《科技合作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机采棉品种培育成为重点合作内容之一。
据市农机局局长刘占勤介绍,双方合作范围和内容将根据滨州市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渤海粮仓”规划建设的需要和中棉所科研创新及成果推广转化的总体安排,由双方分期分批研究确定。重点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品种开发及装备制造、科研平台共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双方将共同研究滨州市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合作研发,中棉所将负责棉花品种培育,使之适合机采棉要求等。
中棉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说,棉花全程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适合的品种、适合的农机农艺和加工模式。滨州机采棉示范在全国除新疆以外的地区率先取得成果,并积极取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先机,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说,机采棉示范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品种,在阴雨天气较多的地方,在棉花品种的选择上要求较高。机采棉品种必须是吐絮集中、尽可能一次能收获的棉花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