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带着笑脸的刘生祥对我们说:“在外打工十年,偶然间接触到农机这个行当,通过李市镇的关怀和扶持,能发展成这样我就知足了”。
刘生祥曾在广州多个建筑工地上打过近十年的短工,2003年接触到农机,那是江津区第一次开展的微耕机田间作业示范性工作中,被他看到,感觉到新奇的他就试着开动机器,一阵下来觉得不错,不仅好耕、效率还高,效果也好,是“农业上的一把好手”,勤学好问的他就跟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越发不可收拾。从自家掏钱买第一台微耕机,开始承包土地搞耕作,到2005年进行大面积组织承包耕种收机耕作业,再到2007年涉足农机经营,以及以后2009年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最终实现了“四连跳”的跨跃,从单纯的承包几亩地搞耕作直到后来的组织机手大范围的耕种收机械化作业,到经营农机具,学会机具维修等,从一个门外汉到一个善经营懂管理的农机带头人,刘生祥的发展之路不能不说就是我们江津农机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折射出江津农机化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刘生祥的专业合作社有农机具50余台(套)发展合作社成员共46人,拥有固定资产100余万元,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农机庄稼人”。
据我们了解,通过刘生祥的自我积累和发展,仅农机专项收入,今年就达10万多元,在他的幅射影响下,李市镇的耕机数量已达到了近千台(套),其它农机具的购买量也是呈逐年快速上升的势头,农机化为标志的农业现代化必将随着我们的不断攻坚克难前行而来到广大农民群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