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滨州市农机学校与滨城区瓦屋邢村联合培养职业农民签字仪式在该村党员活动室举行。
据了解,本次参加培养的农村青年共49人,平均年龄25周岁,培养模式将突出2个转变:一是由重理论到重实践,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由在黑板上种植、养殖变为到田地里、养殖场进行实地现场进行,二是由到城市培养农民然后到农村工作变为直接在村里培养,以便他们接地气,培养和土地的感情,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难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
近年来,市农机学校以培养职业农民为己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拓展工作思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承担着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培训进村,根据农村农闲农忙及时令因素,确定灵活的上课方式和课时安排,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大方便了村民求知求学,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就学难的问题。(季先民 胡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