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老汉是最大种粮户儿子是最大农机户

作者:重庆日报 作者:记者周雨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张本国的1500亩水稻成熟,儿子调集数台收割机帮忙收割

  日前,记者在巴南区采访时获悉,该区最大的种粮大户与最大的农机大户,竟是来自石龙镇大兴村回龙湾村民小组的一对“父子兵”:父亲张本国承包了1500亩稻田,儿子张宗维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

  记者见到这对父子时,他们都在田间忙得不可开交:儿子忙着指挥6台联合收割机同时开展机收作业;父亲则忙着把稻谷运到家里的烘干机进行烘干。

  “没有儿子的支持,我的规模做不到这么大!”现年61岁的张本国说,他是从2009年开始规模种田的。当时,他见村里不少稻田都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撂荒,就把它们租了下来,每亩给350斤谷子,一共租了280亩。

  可他就老两口在家,这么多田怎么种?区农技推广站伸出了援助之手:指导他搞机插秧育秧,帮助他组织微耕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结果,他每亩赚了100元,另加政府每亩200元的大户补贴,一共赚了8万多元。

  “我们总不能一直靠政府吧?”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张本国,把在外地做小生意的儿子张宗维叫回家,要求他购买农机,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光给我这几百亩稻田搞作业服务,就比你在外面赚的多。”两父子一拍即合。

  有了儿子的农机作业服务支持,张本国的种田规模越做越大:2010年达到350亩,2011年达到420亩,今年达到1500亩。为说服更多农民把稻田租给他来种,张本国给出了一个诱人条件:农民每年只缴600元代耕费用,育秧、耕、种、收、肥料、防治、烘干等全过程一概由他负责,还给对方每亩产量不低于700斤的稻谷,不足部分由他赔偿。

  让他高兴的是,机插秧技术增产效果明显,他种植的水稻连续几年都取得了丰收,今年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1200多斤。

  1500亩水稻能给这对父子带来多少收入?张本国只给记者算了两笔账:儿子搞了1500机插秧,政府每亩补贴40元,就有6万元;他种的1500亩水稻,政府每亩给230元大户补贴,就有34.5万元。即使他们在代耕环节不赚钱,收入也较为可观。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