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在聚奎镇席帽村,笔者看到种粮大户熊三操作收割机正在收割晚熟中稻,不禁问:作为水稻规模化种植大户,要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哪?熊三毫不犹豫地回答:加大农机投入,必须实现水稻生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今年,我再次投入现金36万元、国家补助了19万元,购置久保田收割机1台、农用运输车1台、插秧机等小型农机具20台,加上国务院奖励的1台拖拉机,农机具数量由去年的14台增加到现在的37台。”熊三自豪地介绍。据了解,这也是聚奎镇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聚奎镇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动力机械及作业机具快速增加,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全镇拥有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43台、耕田机960台、农用车辆45台、其它小型农机1200余台,农机总动力由2005年的不足2700千瓦提高到现在的11420千瓦,比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前增加了4倍,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又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5%、20%和92%,今年的水稻机收,本地机械和外省跨区收割机械相结合,收割面积达24000亩,为农节支750万元。
今年熊三购置的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