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秋种即将进行,山东省农业厅9月6日制定了2012年小麦秋种技术意见,提醒秋种使用“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推出近60个小麦主播良种。
农技专家建议,今年秋种要注意选用深耕和深松作业,足墒适期适量播种,播后镇压等技术,以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小麦苗全、苗匀、苗壮。
实践证明,正常年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6℃时为山东省冬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6℃~14℃时为山东省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期。
据介绍,今年全省小麦的适宜播期参考值为:鲁东、鲁中、鲁北的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鲁西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12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0日;鲁南、鲁西南为10月5日至15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对于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农技专家建议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专家提醒,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深耕和深松作业,实行小麦畦田化管理。对栽培土层深厚的高产田,深耕时耕深要达到25厘米左右,中产田23厘米左右,对于犁地(底)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深耕作业前要对玉米根茬进行破除作业,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并进行压实作业。
对于秸秆还田量比较少的地块,尤其是连续三年以上免耕播种的地块,可以采用机械深松作业。为避免深松后土壤水分快速散失,深松后要用旋耕机及时整理地表,或者用镇压器多次镇压沉实土壤,然后及时进行小麦播种作业。对于一般地块,不必年年深耕或深松,可深耕(松)1年,旋耕2~3年。
在施肥方面,建议在做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方使用化肥。一般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同时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近几年来,由于春季低温干旱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少地区农民播种量大幅增加,存在着旺长和倒伏的巨大隐患,非常不利于小麦的高产稳产。因此,今年秋种,专家建议要加大精播半精播推广力度,制止大播量现象。
同时,建议实行宽幅精量播种,改传统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厘米)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厘米)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疙瘩苗现象,以克服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
在适播期内,专家建议按照“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在一般墒情条件下,最好在还田后灌水造墒,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墒情适宜时耧划破土,辅助出苗。这样,有利于小麦苗全、苗齐、苗壮。
从近几年的生产经验看,小麦播后镇压也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专家建议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才能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为预防苗期病虫害,专家建议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2%戊唑醇(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三唑酮(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农业厅推荐的50多个小麦主播品种有良星99、济麦22、山农22、济麦20(强筋)、烟农19号等。专家建议在水浇条件较差旱地,推荐用青麦6号、烟农21、烟农836、山农16、菏麦17号、鲁麦21号、烟农0428、青麦7号等;在部分盐碱地,建议种植德抗961、山融3号、H6756等。本报记者 石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