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涂县着力围绕市场需求抓培训,围绕能力提升抓培训,围绕促进发展抓培训。仅今年以来,依托石桥成人学校、当涂县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当涂县海明职业培训学校共开展阳光工程培训9期,培训人数626人,培训涉及测土配方、农机驾驶、蔬菜园艺、农村经纪人、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6个专业。举办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新型农民285名,培训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等专业。专业合作社成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大户、内陆渔业船员参加了培训。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以种养大户为培训对象,举办培训41场,培训农民5500人。
“科学种田既省力省钱还高效,别看我们种田种了一辈子,有些经验还真的不科学。”57岁的当涂县石桥镇双桥村农民洪维福说,以前他种稻子都是一星期打一次农药,现在技术人员教他们用新办法打药,半个月才打一次,不仅节省了买农药的钱,还节省了劳动,而且稻子照样不生虫子,长得好。他种的6亩2分地亩产都超过650公斤呢,既高产又优质。
洪大爷是在粮食种植培训班上说这番话的。当涂县农委工作人员张木兰欣慰又无奈地说,原本这一期打算培训50来人的,但是农民进学堂的劲头高得出乎想象,只好塞满整个会议室70人。
农民的热情,加上密集的培训,让不少种田“老把式”变身“土专家”。汪荣连已是一个含金量十足的棉花“土专家”,长期钻研棉花种植技术。2007年,他领头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吸纳股份社员16人、一般社员300多人。合作社积极为广大合作社成员提供棉花种植技术,依靠科技推广新品种,去年合作社向成员签订棉花订单1.2万亩,棉花订单累计面积达3.8万亩,共为棉农增收639万元。高绍彬是养鸡能手,如今已成为专家型带头人,他创办的五谷禽业合作社通过传授养殖知识和生产技术,提高养殖户生产技能,为养鸡户提供服务。产前、产中,合作社从苗种供给、饲喂、防疫、病害防治到养殖模式的应用,全方位精心指导;产后,合作社通过在周边城市建立专营店、代理商,使土鸡进入大市场,价格比当地提高30—50%。合作社会员发展到了现在的368户。合作社有固定工作人员18人,养殖面积达8000多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商品蛋1800万枚,种蛋400万枚,土壮鸡蛋(活珠子)3万多枚,优质土鸡苗400万只。
今年该县还选派147名中高级农业科技人员与1470名种养大户(社、企业)结对,开展包村联户服务工作,以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研发、技术承包等。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选派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农业科技咨询、培训等服务,促进农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吴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