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凉快,小苗又可以扦插了,春晓花农王师傅打算这两天购置一台田园管理机。“上一台是2002年买的,这两年零部件总是要修,反正有补贴,索性再买一台。”王师傅说。北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康经理介绍说,虽然今年苗木生意不是很好,但主要用于翻耕花木地、蔬菜地的田园管理机前七个月已经卖出了170台。
据悉,田园管理机推广工作始于2001年,这10余年也是北仑杜鹃、茶花、茶梅等灌木花卉形成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辐射带动,越来越多原本种粮食、蔬菜的农民加入到种花队伍中来。“田园管理机相比拖拉机要轻便很多,仅40公斤左右,而且耕幅在0.6米到0.8米之间,非常适合花木地使用。”区农机化管理站站长袁飞波说,当初看好其应用前景,管理站特地去春晓开了现场会,向农户展示,并由区财政补贴50%。据统计,十年期间,田园管理机累计推广1600多台,广泛用于花木、蔬菜种植。
“北仑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只有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才是出路,所以无论是在推广现代农机具还是近几年兴起的设施农业,都是基于北仑区的农业结构。值得肯定的是,这十余年来,北仑区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革新耕作手段、优化品种选择、紧贴市场需求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这其中,特色农机功不可没。”区农林局副局长陈国兴说。
1985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北仑区粮棉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花卉、蔬果等经济作物不断扩种。2000年,国家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后,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逐步形成了花木为主导,瓜果、茶叶为辅的优质高产高效(简称一优两高)农业结构。据悉,以往,区财政的农机购置补贴倾向于粮食生产机械,随着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从2001年起,北仑区农机补贴政策在兼顾粮食生产机械的同时,加大了对符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特色农机补贴力度,例如田园管理机、保鲜冷库、茶机等。近十年来,中央、区两级财政对这类特色农机补贴超过600万元,其中区财政补贴近500万元,该惠农政策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保鲜冷库最早用于家禽蛋品保鲜。近年来,北仑区精品蘑菇、精品瓜果种植逐渐兴起,包括为实现反季节催花,保鲜冷库有了新的用途。2009年,梅山绿洲蔬菜营销公司建起了一座保鲜冷库,解决了甜瓜集中上市可能造成的积压问题。公司负责人沈志富说,甜瓜和西兰花是梅山的拳头农产品,有了保鲜冷库,相当于拉长了销售时间,自然能有个好价格。据悉,目前北仑区已经建成保鲜冷库29座,总容积7558立方米。每座保鲜冷库由区级财政补贴30%,最高不超过2万元,直到去年改为中央财政补贴。茶叶也是北仑区的一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过去十年,在三山玉叶、海和森、春晓玉叶以及天赐玉叶等名优茶打响名气的过程中,先进的茶叶机械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采用茶叶生产流水线,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为北仑区茶叶增添了市场竞争力。(虞浩英、陈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