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德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在平原县召开。市农机局局长王洪春、副局长韩金甫,平原县副县长高明,市农机局有关科站负责人,各县市区农机局长、管理科长,平原宏发、临邑富民和宁津兴宁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市县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平原县宏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3月,投资600多万元,培训室、财务室等办公设施完善,拥有占地17亩农机大院一处,标准化库房600平方米,维修车间60平方米,社员129户,平均纯收入达3.8万元,有效解决了“两区同建”工作中,农民粮食晾晒、农机具存放难等问题。
在室内会议上,平原县高明副县长致辞,平原、齐河、武城三县就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了典型发言,平原宏发、临邑富民和宁津兴宁三个合作社的理事长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发展经验,市农机局王洪春局长就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市农机局韩金甫副局长主持。
会议认为,近年来,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到目前,全市合作社总数已达359个,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216台,联合收获机3552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万多台套,农业机械原值达到4.2亿元。2011年全市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达980万亩,服务农户数32万多户,实现服务总收入3.5亿元,社员平均收入4.8万元左右,纯收入比非成员机手高出30%以上。同时,作业价格比农机户低5~10元/亩,实现了合作社和农民双方效益最大化。
会议强调,虽然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十分有利的条件,但还存在县市区不平衡、不够规范、偏小偏弱、社员素质不高、土地资金受限等问题。各级农机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开拓,努力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会议要求,到今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要发展到380个,每个农村乡镇(办事处)达到3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年新增“五有”合作社20个,每个县市区树立1-2个合作社示范样板。到2015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达到500个。要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多元化、运行规范化、建设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和服务系列化。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扶持措施,加大示范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社企联合,形成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市“两区同建”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