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即将开始,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曹县农机局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力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实现新突破。
加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方式,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有所提高。同时通过保护性耕作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实训,使广大农户看到增收事实,逐步提高农民接受利用新技术、使用新机具的意识。
加大保护性耕作机械补贴力度。将农机补贴资金重点向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倾斜,充分调动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使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在数量上实现重大突破。
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力度。“三秋”之前,曹县农机局会同农业部门共同举办了专门的培训班3期,就种植技术、农艺规程、机械调试、安全操作等方面邀请农业专家和农机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传授,为推广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做好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5处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既做给农民看,又带着农民干。 依托科技示范园召开现场会,通过现场演示,提高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
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演示活动。共组织4次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演示活动,大力推介名优产品,实现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的“双赢”。组织更多的基层干部、农民、机手就近参观,就近观摩。
做好“经济账”。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实训的同时,给他们细算节支、增产、环保“三笔账”,讲解保护性耕作可实现每亩地节约成本30--40多元,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广大农民朋友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