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农机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张仰光 邹爱芝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8日
  近年来,巨野县在粮食生产中以高产创建为抓手,努力提高田间管理质量,挖掘单产潜力,着力增加总产,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增产增收。能否继续提高来年粮食增产幅度,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是摆在农机部门面前的又一新的课题。如何作好粮食增产增收这篇大文章呢?巨野县农机部门探索出一条农业及农机化发展的新途径。
 
  实施农机科技创新,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加快“双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切实把农机农艺紧密结合起来,在“三秋”生产中,按照“五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大行距、宽苗带播种、统一作物中后期管理)的要求,利用新型农机装备,实施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作业,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主导作用,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增产增收。
 
  努力扩大玉米机械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面积;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新模式。逐步实现从秋季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及病虫害防治,到来年夏季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贴茬播种的全过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综合技术保障。
 
  把农机科技创新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倡导“耕、种、收、管”一条龙作业模式;通过农机农艺联合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以先进的农机化技术、科学的农业管理手段、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再上新台阶。
 
  在充分发挥农机作用,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的同时,努力开辟肥源,增施农家肥,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突出解决好深耕深松与旋耕相结合,耕翻与耙耢相结合的机械配套问题,大力推广种子包衣、精量半精量播种、足墒播种、适时晚播等规范播种技术,力争“三秋”小麦机播面积达98%,小麦适时播种面积达85%以上,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张仰光  邹爱芝)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