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密市农机局就加强农机科技服务工作,在从内强化科室建设和人财物保障的基础上,把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向外拓展,使农机科技服务工作“外强中坚”,发挥作用良好。
“中坚”:大力加强局机关内部科技工作力度
1.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农机局科技质量和监督管理科、市农机推广站、市农机学校、市农机局质监站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机科技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等事项。
2.明确分工。由市农机局科技质量和监督管理科总体负责农机科技工作,侧重农机科普工作;由市农机推广站负责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由市农机学校负责农机新技术培训;由市农机局质监站负责农机维修和保养。农忙时节及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关键期,抽调相关科室人员组成专门工作小组进行技术指导。
3.经常调度。农机科技服务是局领导办公会经常研究的重点内容;日常就每一项具体工作均事前明确工作标准,事中加强监督、调度,事后进行回顾总结。
4.强化保障。就农机科技服务能够保障人、财、物力供给,目前,因农机科技工作外业较多,各相关科室均配备相对年轻的同志;每年在编印农机科技宣传材料和培训材料、举办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下乡开展技术服务车辆燃油等方面都有经费保障。
5.项目带动。着眼于全市的现代农业建设需求和农机化发展实际,近年来,大力争取和落实了“农机购置补贴”“省级保护性耕作推广”、“省级秸杆综合利用”、“国家保护性耕作建设示范县、续建县”等项目,项目资金达4000多万元,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注入了活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外强”:大力推行农机科技服务社会化
近些年来,鉴于农民使用农机逐步趋向社会化、市场化,又因市农机局科技服务人数有限,基层农机服务功能较弱等原因,市农机部门在自身充分发挥职能开展农机科技服务的基础上,大力依靠和发挥农机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技术实施户等社会力量搞农机科技服务。
1.农机企业。市农机部门与福田、金亿、国丰、向农、益丰等2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采取联合赶科技大集、印发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介绍材料、召开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利用高密电视台“四季田园”等栏目做专题介绍等措施,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普及农机科技知识。
2.农机服务组织。全市农机服务组织数量558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51个,因多数农机服务组织都具备较强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充分发挥了农机服务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宣传、自我教育作用,鼓励、引导和组织他们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承担农机新技术示范项目、进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就农机新技术相互开展“传帮带”,使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机科技服务乃至整个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良好的机制也促进了各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尤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我市的宏基农机合作社、汇丰农机合作社、双利农机合作社被省农机办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其中宏基农机合作社还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点”,被省农机办评为“明星合作社”,并且,宏基农机合作社还创办了宏基农机培训公司,成为全市首家民间农机培训机构。
3.技术“二传手”。在全市选择部分技术实施早、技术运用好、带动能力强的技术实施户充当技术“二传手”,让他们就近向农民宣传、指导新技术。目前,全市已培育“技术二传手”326个。
据目前情况看,这种创新性做法发挥作用较好,基本能够保证农机科技服务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