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2012年全市玉米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及市禁烧办关于挂包区县进行禁烧督导的有关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全力做好督导工作。
一、秸秆禁烧督导情况
为认真做好两个区县秸秆禁烧督导工作,我局及时成立了由班子领导为组长的两个督导组,于9月18日分赴桓台、周村两区县禁烧办进行了工作对接。并采取查、看、听、问的方式,对两区县玉米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的各项工作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督导,对有关情况提出要求。目前,两区县在工作部署、机构设置、政策落实、宣传发动、责任落实、奖惩制定、技术措施、机具落实等方面准备充分,工作正稳步有序的运行。
二、两县禁烧工作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禁烧《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桓台县8个乡镇全部实施秸秆禁烧,秸秆转化利用面积达35.5万亩。其中:机械还田23.5,青贮6万亩,固化6万亩。截止到9月19日,已收玉米7.76万亩,秸秆还田4.59万亩,青贮2.57万亩,固化0.51万亩。周村区5个乡镇实施全面禁烧,秸秆转化利用面积达10.69万亩。其中:机械还田5.59万亩,秸秆青贮2万亩,秸秆固化3万亩,其它方式利用0.1万亩。截至到9月18日,玉米收获面积7500亩,还田3500亩,青贮1700亩。
(二)工作部署情况
全市玉米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暨三秋生产工作会议之后,桓台县、周村区政府及乡镇政府都先后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下发了禁烧实施意见;分别成立了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组织机构,由政府负责同志任禁烧领导小组组长;机构下设禁烧办公室,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固定的联合办公场所;禁烧指挥部还成立了督导组(实行部门挂包乡镇督导的形式)、巡查组、监察组和宣传组。两区县于8月下旬召开了动员大会,秸秆禁烧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桓台县在坚持遵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原则,组建“三支队伍”(机械作业巡查队、秸秆禁烧巡查队、玉米皮清运队),严守“四道防线”(严守思想认识第一道防线、、严守作业标准第二道防线、严守地头监控第三道防线、严守应急处置第四道防线),以堵促疏,推动全县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顺利进展。周村区组建“一室四组二队”(即: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指导组、宣传组、督导组、监察组、执法巡查队、应急处理突出队),为全区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顺利推进做好组织保障。
(三)机械落实情况
桓台县紧抓第二批购机补贴资金良好机遇,将补贴资金向禁烧相关机械倾斜,新增80马力以上拖拉机110余台,新增玉米联收机100余台,其中自走式36台、茎穗兼收型5台,新增青饲料收获机8台。同时县农机局及有关镇积极外协缺口机具600余台,为三秋生产提供了装备保障。周村区禁烧办对各镇工作人员和农机手1300余人进行集中培训,对技术路线和农机化新技术等进行了集中讲解和现场示范操作,并对2000余台农业机械和农机具进行了摸底审验,将每台机械落实到村、到户、到地片。周村区紧抓第二批购机补贴资金良好机遇,新增80马力拖拉机50台,玉米联收机10余台,
(四)宣传发动情况
两县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的政策、方式、处罚措施以及转化利用好处。桓台县统一印发《桓台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玉米秸秆的通告》1万份,《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致农机手的一封信》、《致全县奶牛、肉牛养殖户的一封信》31万余份。《桓台大众》报、电视台都开辟专栏进行宣传。各镇、村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1850余条,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张贴标语9670条,出动宣传车166台次,广播喇叭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宣传相继展开。周村区宣传工作由区委宣传部总牵头,协调电视台、报社分别开辟专栏,负责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的宣传发动、报道,公布秸秆禁烧工作进展情况,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的进行曝光。印发了《关于做好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宣传工作的通知》,已出动宣传车12辆,悬挂禁烧横幅658条,张贴宣传标语2369条,张贴《禁烧通告》3360张,发放《三封信》5万余份,营造了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的浓厚氛围。
(五)技术措施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抓转化、促巩固、提水平”的指导思想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工作思路,两区县都立足区域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转化渠道,努力提升玉米秸秆转化利用水平。桓台县在抓好秸秆还田的同时,今年力争在秸秆青贮、秸秆固化等转化利用上有所突破。在秸秆青贮方面,畜牧部门对青贮饲料的养殖企业饲养量、青贮池个数、容积及坐落位置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引导养殖户进行青贮。全县已购置大型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6台,今年预计可青贮玉米7万亩。在秸秆固化方面,充分发挥森源秸秆能源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制定收储措施,签订收储协议,确保今年收储固化10万亩。把小麦宽幅精播作为一项提高单产的突破性措施来抓,力争实现小麦宽幅精播全覆盖。为了搞好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县农业局对高产创建示范方的3000余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专门讲解宽幅精播等粮食高产创建技术,确保落实好秋种各项技术。为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县政府对购置小麦宽幅精播机的,在上级补贴基础上,每台再补贴1000元。目前小麦宽幅精播机已落实近300台。周村区今年转化利用技术重点抓四个方面:一是抓秸秆转化利用企业培植。对凡通过青贮、固化、生物反应堆、制沼、食用菌生产等方式转化利用本市秸秆并达到规定数量的企业,在市财政奖励基础上,区里也将加大对秸秆转化利用企业的奖补力度,扶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秸秆转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周村区王村镇后坡村康恒菌业公司计划使用玉米秸秆作为菌棒原料的,玉米秸秆在菌棒中的含量可达到70%以上,预计今年能消耗秸秆2000亩。二是抓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还田依然是最直接、最方便的转化利用方式,今年将大力推广深耕还田、免耕还田等技术路线,预计全区55%以上面积转化利用都要靠机械还田来实现。三是抓好秸秆固化青贮。针对王村、南郊等南部山旱田土层较薄,秸秆不适宜机械还田的现实情况,周村区将大力推广秸秆固化、青贮技术,通过引进推广先进的青贮机械和固化机,不断扩大青贮和固化面积。区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秸秆固化和秸秆青贮企业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秸秆固化3万亩、青贮2万亩的任务。四是抓树叶、玉米皮、碎秸秆、杂草等可燃物禁烧工作。建立和落实可燃物清运责任制,把清运范围、清运目标明确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实行集中清运,做到田间、地头、道路两侧、村居周围“四清”,彻底消除焚烧隐患。
(六)制定补贴政策情况
两县都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其中:桓台县对完成玉米秸秆全面禁烧责任目标的镇,县政府依据农业局核定的面积,每亩补助25元。购置大型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每台补贴5万元,背负式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每台补贴2万元,两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每台补贴1万元。奶(肉)牛存栏规模达到100头(含100头)以上的养牛场,按每头奶牛50元、每头肉牛30元标准进行补贴;新建标准化奶(肉)牛场,牛舍为砖混或钢架结构,面积560平方米以上,进行标准化生产,存栏规模达100头以上,奶牛场每处补贴10万元,肉牛场每处补贴5万元。预计今年用于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的奖补资金将达到1200万元。周村区列支240万元专项用于秸秆禁烧:一是对未发生露天焚烧秸秆现象的镇(街道),按照核定的玉米种植面积,每亩按18元的标准统一给予玉米秸秆转化利用补贴。二是安排财政资金,重点对秸秆固化、秸秆青贮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奖补。另外,按照市里相关政策规定,对采用青贮、固化等技术路线并转化本区秸秆的企业(合作社、园区),凡经市、区验收合格的,按照0.5万亩(含0.5万亩,下同)、1万亩分别给予5-6万元、8-10万元的奖励;同时,对参与玉米秸秆固化(燃料、饲料)、青贮工作的骨干龙头企业,在市供销社予以重点奖补的基础上给予相应一定比例奖励。
(七)责任落实情况
两区县都建立了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地片的立体责任网络体系,并将秸秆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纳入对镇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达不到禁烧目标的镇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县对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各镇对包片、包村、包地块的镇、村干部实行保证金制度,对完成任务的集体和个人,除返还保证金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桓台县对镇党委书记、镇长和分管镇长实行保证金制度,各缴纳保证金1万元。对完成责任目标镇的党委书记、镇长和分管镇长,返还1万元保证金,并各奖励1万元;对未完成责任目标镇的,各扣罚1万元保证金,处罚镇10万元。周村区以抓村级责任为重点,各乡镇制定了不同的村级禁烧责任考评奖罚制度。周村开发区对完成任务的每亩地按7元奖励村干部;北郊镇对完成任务的村干部一亩地奖励8元;王村镇实行村级干部保证金制度,每名村干部缴纳1000元保证金,完成任务的双倍返还,完不成的不返还;南郊镇专门拿出10万元用于奖励完成任务村干部。另外周村区还设立了垃圾池专人负责制,派专人负责垃圾池管理,完成任务的每人一月奖励500元。
三、下一步督导重点
1、督促有关乡镇、村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让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加大对新转化利用渠道的挖掘,特别是对转化利用企业进行走访了解,积极引导,确保玉米秸秆转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常态化运行。
3、督促有关区县加强巡查监管。今年玉米收获期将比往年更集中,特别是今年是政治年,预计党的“十八大”召开正值玉米收获高峰期,督导组要加大检查力度,确保不出现秸秆焚烧现象,为重大政治活动的成功举办、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