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局《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千村万户”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和济宁市农机局有关要求,邹城市农机局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结合本市农机补贴工作进度,在全市开展了农机购置补贴“千村万户”专项监督检查活动。现将检查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专项检查人员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实地查验,选择6个乡镇(街道)的13个村庄的补贴农户进行了检查。
〈一〉是选择补贴机具销售数量较大、购买重点机具和价格较高的机具较多的村镇,如太平镇果庄村、黄庄村,郭里镇下镇头村,石墙镇高庄村、铁刘村,香城镇徐西村,北宿镇中毛村等对其购买的25台轮式拖拉机,10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8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2台花生收获机进行了重点检查。
〈二〉是选择农机服务合作社购买数量较大村镇,如中心店镇小赵村玉新农机合作社和太平镇东纪沟村步长旺农机合作社,对其购买的2台90-95轮式拖拉机、2台联合整地机、3台翻转犁、5台田园管理机进行了重点检查。
〈三〉是选择农民需求量较小而补贴数量较多的村镇。如郭里镇上黄路屯村、下黄路屯村、王屈前村和唐村镇白庄村,峄山镇苗庄村,对其购买的39台田园管理机、15台穴播机进行了重点检查。
〈四〉对购机户进行随机抽查,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我们在集中调查的情况下又进行了随机抽查,并要求本人填写调查表。
二、监督检查的工作步骤
根据工作需要我们成立了专门调查组,成员为农机局:纪检、科教科、财务科,财政局:农业科等科室人员。对13个村庄进行了调查,在检查过程中,工作组深入农户家庭和田间地头,见人见机,实地查看购机情况,如实发放、填写《农机购置补贴购机户调查表》,全面收集购机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重点选择补贴机具销售数量较大、重点机具和价格较高的机具进行检查,重点查看补贴机具与供货确认表是否一致。
〈二〉是坚持“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深入农机户家中查验机具,见人见机,实地查看,通过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核实购机者身份,并发放、填写《农机购置补贴购机户调查表》,全面收集购机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检查补贴机具是否按照要求喷涂补贴编号和标识,并全面了解补贴机具售价情况,检查补贴机具是否存在倒卖现象及有套取补贴资金的情况发生,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到位实行牌证管理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是否按照要求挂牌落户等。
〈四〉是为给补贴政策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检查小组对检查内容及时进行了细化,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及时进行了整理,同时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
三、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部分机械外出跨区作业、异地存放,或借给亲戚使用,给监管造成了一定难度。
(二)购机农户普遍反映程序繁琐,特别是一些申请补贴几百元的小型机具反映同申请补贴几万元大型机具履行一样程序,不够合理。偏远乡镇购机户反映申请小型补贴机具不够往返县城费用,得不到实惠。
(三)个别生产厂家机具,购机户反应存在零部件质量问题。一些地方农机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差,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
(四)差价购机农户见不到现金,认为不实惠,建议先购机具,现金补贴到户。
(五)个别乡镇存在着虽然是个人购机,但是在村集体使用的现象。
四、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建议
(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比例进一步完善。一是对重点补贴产品:如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深松深耕等机械,加大补贴力度,补贴资金比例最好达到50%。二是对种粮大户、农场、示范基地、规范化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局在加大补贴力度的基础上,补贴资金比例应相应增加,激励他们上档次、上规模发展。
(二)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补贴农机具价格监管。对企业生产的农业机械价格进行跟踪监督、市场监管,在源头上抓好借国家补贴政策擅自提高价格问题,限制好补贴机具最高价,做到价格适当、合理、公正。
(三)加大对农民所购补贴机具当年转卖的监管。从调查看,有个别农民购买了补贴机具,当年就转手倒卖,虽然不存在从中牟利现象,但违反了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也对有关部门调查摸底补贴机具造成不小的麻烦,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追回其补贴资金。
(四)加大外出跨区作业的机具的监管,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掌握机具作业地点、流动去向。
(五)针对个别企业机械零部件质量问题,及时与供应商通报,督促生产企业加强机具质量监管,搞好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坚决淘汰不具备资质条件、违规操作的经销商。
(六)简化购置补贴工作程序,建议采用全额购机,例如一台农机10万元,补贴额为50%,则需要农民拿出10万元,之后凭借购机证明申请,待审查确认后,财政部门直接把5万元汇入农民的账户。
(七)加强对农机保有机械的监管
补贴农机政策实施后,农机保有量的剧增,造成农机监管的难度逐年加大,很多细致性的工作都要加强,建议改变过去“宣传一张嘴,监管两条腿”的现象,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健全监管硬件设施,要让农机部门在经费上有保障,人员上有保障,提升农机部门的地位,更好地促进内需,为农服务。(邹城市农机局 陈广君 贾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