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主动转型常发农装再创发展新局面

作者: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执方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5日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好在国内农机行业依旧坚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常发农装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以保障公司整体业绩稳步增长为目标,苦练内功,在加强内部管理、质量管控、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上半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提升管理 严把质量

    2012年是常发农装的“质量年”,从年初开始,企业领导者便要求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抓质量,努力生产,并在培育“质量”文化氛围、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稳定生产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将质量观念落到实处。常发始终要求,求质量、求卓越要做到极致,而品牌形象的日益稳固与常发这种“与生俱来”的质量意识是分不开的。“常发”牌单缸柴油机采用了轿车闪光油漆,一改传统农机的傻大黑粗的形象。同时,常发还用超国标的要求对单缸柴油机进行300小时全速全负荷试验,对多缸机进行500小时全速全负荷试验。开发产品时,常发全力进行各种破坏性试验,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三包”维修部实现每年少修柴油机一万台。

    而本着“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把用户利益放在首位”的态度,常发的产品在国内外也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形成了一系列“拳头产品”,如连年被评为全国消费者满意品牌的CF系列大中轮式拖拉机,在国内市场迅速推广的2ZS-4型手扶插秧机,整体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全喂入、半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出口欧美的各类发电机组等等。

    加强创新 完善管理

    常发农装在创新投入上大刀阔斧,2011年技改投入8亿元,研发投入2.5亿元,预计今年将投入超过14亿元用于先进设备的更新和研发。今年,常发农装用于入选“常州市武进区‘510’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总投资达到了11亿元,项目占地291亩,将购置加工中心、车床、试验台等生产、试验和检测设备500余台套,建成投产后,将形成1万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5万台生物质气发电机组的年生产能力。

    创新上的投入也为常发农装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常发农装共申请专利251项,其中授权专利216项,注册商标132个,获得国家驰名商标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2个,主持和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项。企业被江苏省科技厅评定为“江苏省创新型企业”,目前农装公司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江苏省优秀新产品1个。

    今年,常发农装在2011年绩效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加快了对各项工作标准、流程、制度制定的步伐,加大了对各子公司的监督和考核的力度。董事长黄小平要求,相关部门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充分了解子公司及分厂的架构及职能,真正制定出合适的绩效管理标准,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从而激发出管理干部积极工作意识,并不断发掘自身潜力。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