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9日

    一、基本情况

    单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97多万亩和70多万亩,小麦和玉米干秸秆产量大约为80多万吨和200多万吨,全县每年生产可利用农作物鲜秸秆产量为300多万吨。随着农村生活习惯的变化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逐渐被人们放弃,而现代科学的秸秆利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农民抢农时、图省事,将大量剩余秸秆就地焚烧、四处堆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指导下,单县农机局以近几年实施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同时,单县农机局加大宣传力度,在典型引路、技术服务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积极开拓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使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由秸秆禁烧为重点转为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并逐步向发展秸秆产业经济跨越。

  二单县秸杆综合利用基本状况 

  近几年来,单县积极探索秸秆禁烧方案,努力开拓秸秆综合利用新渠道,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到2011 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 ,主要通过机械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干贮等方式。 2011 年单县秸秆机械还田积达到120万亩。单县莱河养殖场以及3个奶牛场每年储存秸秆1万余方。另外,近几年来,单县养羊专业户逐年增多,每年也要消耗5000吨左右的秸秆。

  三、经验与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效果。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同时,“三秋”、“三夏”等重要农时季节,出动宣传车,在乡村、田间地头进行巡回宣传,重点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提高了认识,积极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中来。 

  二是拓宽利用渠道 。一是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提高作业质量,扩大秸秆粉碎还田面积,单县农机局统一协调,统一制定作业标准,由农户、村委和包村干部三方签字确认还田及还田质量。二是积极扶持养殖规模,加大秸秆青贮力度。三是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消耗一部分秸秆。

  三是推进社会化服务。近几年来,单县农机局采取项目、资金倾斜及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扶持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依托农机服务组织,积极组织开展以机收、机播、机耕和机械化秸秆还田为主要内容的农机作业服务,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和耕种收“一条龙”作业,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参与到农机作业服务中来。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机作业水平的提高,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搞好技术指导。在每年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对参加农机作业的机手进行机械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知识及有关技术规范的培训,不断提高机手驾驶操作技能,积极引导帮助机手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同时积极组织农机企业及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好维修服务,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农民整体素质较低,环保意识差,政策补助力度小,企业规模上不去等多方面原因,秸秆综合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前主要是靠粉碎还田消化秸秆,企业规模上不去,收购较少,加上农民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资源意识淡薄,焚烧秸秆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二是焚烧秸秆问题是工业初步改造传统农业,但目前还没有彻底改造的结果。暂时还无法彻底解决秸秆被替代后的出路问题,所以秸秆未实现有组织的大规模收购。 

  三是部分基层政府部门没有将秸秆还田技术和到位宣传相结合,很多治理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仅仅是一种让农民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概念,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落后习惯,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机械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提高广大农民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二加强领导,增加力度,采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对焚烧秸秆现象进行严肃处理。把推广秸秆还田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少、免耕技术,使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少、免耕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满足全县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大力发展秸秆饲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短缺现象严重,因此市场对秸秆蛋白饲料的需求呼声很高,将秸秆挤丝揉搓加微生物处理,使之变成优质饲草,不仅可以使秸秆焚烧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农民卖秸秆亩均增收七八十元;加工成饲草后,每吨升值70元以上;饲草贮存期长达两年,解决了畜牧业发展冬春季草荒问题;并且可以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

  五疏堵结合,提高秸秆利用率。解决秸秆焚烧不能只凭严厉的措施来“堵”,更多应该“疏导”,引导农民群众科学有效地利用秸秆资源,切实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饲料堆肥、食用菌开发沼气利用等工作,发展秸秆经济,提高秸秆利用率,达到多赢。

  六增加投入,转化思路。站在根除焚烧问题的角度,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增加资金投入,探讨出把秸秆变废为宝的更多模式并付诸行动。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