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铁牛”开进花生地“吃”壳“吐”出果

作者:《青岛晚报》作者:王晓雨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

    昨日,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得知,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尚书旗教授带领课题组,研制出了国内首台2垄4行全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不仅轻松完成从拔秧到摘果的全套工序,每天可代替百余劳动力,更使原有机械化花生收获效率翻番。

    “吞”再多也能“消化”

    “过去研制的收获机都是1垄2行的,这次我们创造性地变成了2垄4行,看起来只是单位收获面积的加倍,解决的却是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 ”课题组人员王东伟介绍,收获同样面积的花生田,以往的收获机要来回两趟,而“进化版”的2垄4行收获机则让效率轻松翻番。

    “设计2垄4行收获机,最愁人的部分就是归集环节,收割秧多了最怕堵,有限的“吞吐量”一直限制着单台收获机的收割面积。”王东伟告诉记者,经过十几次修改方案、重新设计图纸,他们终于研制了新的归集装置,让收获机“吞”得再多也能顺利“消化”。这款“胃口强大”的花生收获机,为以后大型收获机的研制创造了技术基础,而该项技术在山东这样的花生种植大省显得意义重大。

    一台收获机能干百人活

    “我们说的联合收获机,就是能把拔秧、夹持、抖土、摘果、清选、分离全部完成,这台机器进了花生田,吐出来的就是花生果。 ”在刚刚结束的首次田间试验中,收获机的分离效果让到场的专家和农户都相当满意。收获过的花生田里,几乎没有花生果遗落,收获损失率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3.5%。

    “这台收获机1小时就能收完五亩花生,一般种植户雇熟练工,两人一天才能收完一亩地。”王东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收获机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一天时间就能节省百余劳动力。而据记者了解,在莱西、平度等花生主产区,收获花生劳动力的雇佣费用这几年一直居高不下。 “原来雇人收花生一天给150元,今年更是涨到了200元,这还雇不到熟练工呢。 ”平度蓼兰镇的种植户老张告诉记者,因为收花生劳动强度大,他们那里甚至出现了雇不到人的情况。按照200元一天的市场价,收获机工作一天就能给种植户省出两万元。

    20万亩花生田有望推广

    据了解,山东每年的花生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而在青岛花生主要种植区的莱西,仅去年一年,就种了20万亩的花生。在刚刚结束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花生收获现场演示会上,山东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书波表示,收获机械一直制约着花生产业发展,而由青岛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新型收获机,让他和专家组觉得非常满意。 “之前我们研制成功的2台花生联合收获机,已经进入了国家购机补贴目录,现在这台这个月25日就申请专利了,有了高效的机械,青岛的花生收获就有望全自动了。 ”王东伟告诉记者。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