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百色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促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着眼百色市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需要,以突破农机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促进百色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百色市茶叶生产机械化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茶叶是百色市凌云县的支柱产业,茶叶种植面积达8.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万亩,干茶产量1750吨,产值4550万元,成为全国绿茶基地。长期以来名优茶加工的主要环节是以手工小型机械为主,制作工艺粗糙质量参差不齐,价位低,经济效益差,造成了资源浪费,阻碍产业发展。2006年我站承接了自治区农机局下达的“百色市茶叶生产机械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在凌云县建设了中心示范区59亩(其中重点机械化试验示范40亩,对比试验区19亩),并在全市辐射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5万亩的茶叶生产机械化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茶园耕整机械、茶叶加工机械、茶叶修剪机械、灌溉、植保等机械化技术,应用机械化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茶叶品质等级和产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抓好茶叶生产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推广浙江上洋茶机厂和浙江绿峰生产的系列成套加工设备,在凌云县玉洪镇主产茶区推广应用,生产出机制茶,茶叶的外形色泽优势明显,在制作成本、工效、节能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也极其明显,促进了茶农增产增收,因而获得广大茶农一致认可。2006年以来凌云县己连续多年组织推广,目前全县共推广茶叶机械大、中、小型成套设备149台(套),同时引进推广茶树修剪、台刈、采摘机械100余台,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支柱产业层次的提升。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
2009年百色市承担财政部玉米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在田东县林逢镇英和村建立了400亩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开展农机化技术及机具试验示范,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7公顷(250亩),为百色市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推广提供了装备支撑及填补了广西区内玉米收割机械化的一项空白。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为加快推进百色市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2012年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百敢村建立了核心区面积500亩、示范区面积2000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亩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社会化服务,采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进行作业示范,达到节本、增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到目前为止,示范基地在蔗地深耕深松、甘蔗机械种植、甘蔗机械化中耕培土等示范工作已卓有成效,激发了当地的许多蔗农使用机械化种植甘蔗的积极性。
十年耕耘、十年探索创新、十年收获,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我们不断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强农惠农政策的结合,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的导向作用,加强技术引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完善推广机制,积极探索适合百色特点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新路子,推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