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霸气农机显雄威三江农游引客来

作者:黑龙江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9日

建三江创业农场新型住宅区

  黑龙江日报讯(文/摄 记者 张长虹)“想了解我国最现代、最先进的大农业在哪吗?”

  “想在北大荒看到风光旖旎的热带植物热带水果吗?”

  “想见识比谷子还矮的高粱、比人还高的丝瓜吗?”

  “请来七星农场,请来建三江!”

  这一段颇有感召力的广告语,来自记者手里的一份特殊的导游手册,黑龙江省唯一的一个农垦所属的旅游名镇,就在建三江农管局七星农场。9月26日,记者一行从饶河千鸟湖湿地驱车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就来到了美丽的三江腹地七星名镇。

  建三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在这里,“米都”既是称号也是品牌,“最大”是自豪也是荣誉:中国最大的粮食仓储基地,最大的稻米加工基地,最大的生态型家庭农场,中国最大的地号——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农业窗口。2010年,建三江农管局开始多了一个新部门——旅游局,在垦区开展旅游事业,他们要让大农业成为观光产业,他们要让各个农场新城镇串成旅游线路,他们要把垦区特有的大农机、精准农业的那份自豪通过旅游观光让人们参与和分享。

  在七星农场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室外已是秋风扫落叶,而高大宽敞明亮的室内,却是一派南国风光。蝴蝶兰灿烂盛开,热带水果香蕉、凤梨、木瓜硕果累累。在实验地里,超大个的南瓜、西瓜令人称奇,记者不但看到了广告语中推介的矮高粱、长丝瓜,还看到了更神奇的圆粒红茄子、长方形的大西瓜。

  据建三江米都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孝杰介绍,自农场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每年都接待超过6万人次的游客。老知青、夕阳红、学生夏令营,这些都是游客中的主要人群。而知青团更多的是来自南方各省份,他们中大多是当年在这里上山下乡的兵团战士,还有当年知青的家属。一位80多岁的老人,参加旅游团来到北大荒,就是为了看一看已把生命献给这片土地的女儿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想必那位老人家游历了今日的建三江,定会感慨万千。因为今日的大粮仓和昔日的北大荒已有了天壤之别。现代农业科技园里那些神奇的果蔬还只是这里的一个小惊喜,让游客们定会有更大震撼的,是来自“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这里的大农机个个犹如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霸天虎”,黄的、绿的、红的拖拉机每台都装有GPS定位系统,大轱辘足有一人多高,走近看,都是身怀绝技的现代农业科技战神。无人驾驶的翻地拖拉机,备垄一万米直线差距仅在2.5厘米之间;那台大型收割机,能同时测量土壤成分,并绘制成分图纸形成数据传回控制中心,在第二年耕作时将数据输入播种机,就可以实现不同地块精准施肥。这些神奇的农业科技,都引起游人们的阵阵惊叹,纷纷攀上高高的踏板拍照留念。同行的哈尔滨青年国际旅行社副总安郁忠饶有兴致地说:“不来这里是怎么也想不到,地还可以这么种!这绝对值得人们来旅游观光。”

  在建三江垦区游览,令人惊叹的还有很多:创业农场欧美风格的新型住宅小区,房屋造型优美,坐落于草坪和绿树丛中;胜利农场寒地水稻种植示范园区,向游人们提供全景式种植演示场景;二道河农场全国首屈一指的万亩大地号良田……精准农业、数字农业、信息农业,这些新奇的字眼,这些有趣的知识,让前来旅游观光的游人格外兴奋,啧啧称赞,连称受益匪浅。

  在观看了农场投资兴建的农户农机集中存放中心时,省旅游局副局长李兵说,这个存放中心,比一些小型机场候机大厅还要大,可以充分利用它打造旅游服务,这里可以建个放映厅播放垦区风光,还可以做微缩农机成为旅游纪念品,将垦区绿色稻米、大豆做成精致的旅游纪念品,提升拓展垦区旅游的范围,增强农业观光游的品质。

  吃上一盘香糯的鲜玉米,品尝一碗优质寒地稻米米饭,喝上一杯醇香的豆浆,用鲜嫩的湖鱼送下一口醇爽的珍宝岛啤酒,这样的农业游,正在从四面八方吸引人来畅享。(编辑:伊琳)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