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除过山区个别陡坡地外,其他地方的小麦播种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机耕费的投入,自然牵扯到农民种粮的成本。记者近日在秋播生产一线采访了解到,机播一亩小麦最高为 60元,与去年相比涨幅不大。“寒露”前后,我市的夏播玉米大面积收获和小麦播种先期从扶风、眉县和岐山展开。记者注意到,各县区的众多农机手们卸掉拉运砂石的车厢,换装了旋播机、条播机或犁铧,奔跑于田间地头,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跨县区机耕机播作业。记者 10月 7日在眉县第五村看到,一台大型拖拉机悬挂着旋播机正在腾茬后的地里种麦(见右上图)。这台机车的机手巨师傅来自岐山县益店镇,他对记者说:“去年播一亩小麦 50元,今年高了 10元,因为油价今年已涨过几次了,目前国家对种地的农机还没有补贴政策,还有人工费用增大的原因,也就是说这60元的收价并不高。”
一亩小麦 60元的机播价是我市今年秋种的整体行情,地域差异不大。只是,记者在陈仓区贾村镇了解到,这里的农民在种麦前,都要雇请拖拉机先进行犁地深翻,然后再花钱让旋播机或条播机种麦。行情是,犁一亩地 40元,种一亩地 30元,两次耕作的费用加起来为 70元。当地群众说,有些地方种麦是采取一次性旋播完成,耕作程序较为简便,这样种麦虽然少花了些钱,但与“先犁地,后机播”这种多花钱的作业形式相比,播种质量一般,增产的基础也会差些。“常言说‘功不会枉费’,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先深翻地、后播小麦’是精耕细作的好办法,农民朋友不要因为少花钱、图省事而影响小麦增产。”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