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鄄城县农机局了解到,今年鄄城县17个乡镇(街道办)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今年力争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达30万亩。
保护性耕作俗称免耕播种,是指农作物收获后不经耕、整地,再次播种时直接使用免耕播种机作业。这一技术可使翻地、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既省工省时,又能保护土地,提高土地的肥力。
鄄城县农机局把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当前和今后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为今秋重点机具加以推广,力争全县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数量增加到300台以上;并逐步进行试点示范推广工作,争取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今年突破30万亩。据有关专家介绍,同传统的小麦耕种方式相比,小麦保护性耕作可使农田土壤含水量提高1至2个百分点,农田减少大风扬尘30%至68%,最高可达90%;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每亩累计节约生产成本65元左右,增产粮食20公斤以上。(鄄城县农机局 申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