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一线】山东: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八成秸秆“变废为宝”
【导语】眼下,山东秋粮收获进展顺利,全省玉米机收已过八成。在加快机收进度的同时,各地创新秸秆利用,通过新技术让秸秆“变废为宝”,为农民增收。
【正文】与以往将秸秆“一扔了之”不同,这几天,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农民张连水把自家的5亩秸秆全部送到了淄博森源秸秆能源公司。
【同期声】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鱼一村村民 张连水:
一车一百五十块钱,我这四五亩地收入了一千四五百块钱。
【正文】将秸秆固化成颗粒,不仅能替代煤炭做燃料,还能当饲料,当生产菌类的发酵包,一年下来,森源公司能消化掉周边12万亩玉米秸秆。企业还与青岛大学签订协议,开发多孔炭,拓展秸秆利用渠道。
【同期声】淄博森源秸秆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苓元:
多空碳高端就是介质碳,介质碳就用于我们的手机电池,低端就是我们的活性炭,用于水的过滤。
【正文】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淄博市专门拿出700万元对秸秆转化利用企业进行奖励,全市97%的玉米秸秆得以转化利用。在烟台栖霞,农作物秸秆可以被加工成绿色环保建材,替代中密度纤维板,新技术还被列入了国家“863”计划。
【同期声】万华生态板业栖霞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林伟忠:
我们现在建成一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生态板1000张左右,能吃掉各类秸秆原料160吨。
【正文】初步测算,山东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其中玉米秸秆3000多万吨。通过机械还田、青贮养畜、秸秆发电、工艺品加工等多种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