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三大需求”助推玉米机收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2日

  近几年来,曹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现已达到766台,玉米秸秆还田机3500台,玉米机收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今年曹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又有新的突破。来自“三秋”一线的信息,出现这种良好局面的动力主要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大需求”。
 
  一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玉米收获机械化。目前,农业生产中劳动强度最高、工作效率最低、作业环境最差的人工生产环节当属玉米收获。而近几年来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再也不愿意人工收获玉米,他们期盼摆脱人工收获玉米的繁重体力劳动,迫切希望以机械化收获替代人工作业,他们有能力有意愿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二是农村经济的繁荣需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有利于促进农机户和农民的增收:一方面是玉米机收比人工收获节省成本,能够替代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创收。同时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有利于下茬作物高产,可以帮助农民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农机户通过开展玉米机收社会化有偿服务,实现发家致富。从今年曹县玉米机收市场来看,中小型玉米收获机效益很好。例如,曹县闫店楼镇的阎培会、安蔡楼镇的张继友、古营集镇的张耀华、青固集镇的韦安元等农机手均以4.5万元左右的价格购置了小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今年秋收一个作业季,收益都在4万元以上,当年基本收回投资,有的已经收回投资并略有盈余。可见,从事玉米机收经营效益非常可观。在目前小麦机收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玉米机收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提升玉米机收水平。小麦、玉米是曹县的两大粮食作物,曹县也是玉米生产大县,玉米面积、单产和总产均名列全市前茅。目前,两大粮食作物中的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植保、脱粒环节机械化程度也较高,但在收获环节上机械化程度还较低,导致主要农作物间的机械化水平不平衡,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玉米收获不实现机械化,整个农业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玉米收获机械化。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