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0月11日,鄄城县小麦已进入高潮,全县计划播种小麦94万亩,其中免耕播种面积3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1.9%。在今年三秋农机化生产中,鄄城县农机局注重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主体,多措并举,有效地推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一是宣传引导。鄄城县农机局及早动手,结合实际,多次举办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并于今年8月28日组织57位合作社社长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10月8日,鄄城县农机局在临濮镇楼子庄村召开了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现场演示会。各乡镇农办主任、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农机大户代表及周边群众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通过培训学习,现场演示,使他们掌握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实施要点,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自觉性。
二是政策扶持。鄄城县农机局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制定出台了《实施免耕播种技术奖励办法》,对成方连片的大地块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大力支持参与推广免耕播种技术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支持合作社承担小麦免耕播种作业、建立小麦免耕播种示范区,对于推广免耕播种保护性技术成效明显的合作社,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在购机补贴、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组织农机社会化作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是典型带动。鄄城县农机局依托农机合作社,广泛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活动,积极组织他们进行跨区作业,全县30000亩示范园的保护性耕作作业全部由农机合作社承担。以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他的合作社除给自己流转的2600亩土地实施免耕播种外,还担当周边十里八村的小麦免耕播种任务。惠农合作社今年的“免耕播”订单作业面积达到6000多亩,实现利润20万元。
据统计,全县57家合作社在今年的秋种过程中,共完成小麦免耕播种20多万亩,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王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