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昔日秸秆废变宝

作者:武威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本报记者胡全基

  金秋时节,凉州区黄羊镇广场村农民吕贵生的玉米秸秆裹膜青(黄)贮点上,机器轰鸣,车来车往,工人们将一车车运来的玉米秸秆粉碎、裹膜、打包、归堆……

  吕贵生从事玉米秸秆裹膜青(黄)贮已经几个年头了,由于老吕做人诚实,做生意讲信誉,再加这些年养殖业兴起,他的青(黄)贮饲料在市场上很畅销。去年,他青(黄)贮玉米秸秆3700多吨,青贮的每吨售价800—850元,黄贮的每吨售价380—420元。老吕不仅从事青(黄)贮饲料的活儿,还发展养殖业,年收入数十万元,走上了致富路。

  黄羊镇今年共种植玉米3.72万亩,预计秸秆产量达7.44万吨。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消除火灾隐患,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镇全面落实区上的各种补助、补贴、奖励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玉米秸秆青(黄)贮,并将广场村吕贵生、满天根,横沟村周鹏的青(黄)贮点和渠中村六组养殖小区、广场村三、五组养殖小区的玉米秸秆青(黄)贮点作为全镇示范点来抓,畜牧、农机技术人员和包村干部深入示范点服务,全镇掀起了玉米秸秆青(黄)贮高潮。今年全镇新建青贮池76个、3.06万立方米,已青贮玉米秸秆2.4万吨。目前正是玉米秸秆青(黄)贮的关键时节,全镇正在加紧推进玉米秸秆青(黄)贮工作,到年底全镇玉米秸秆青(黄)贮可达到6万吨。

  据凉州区农牧局工作人员介绍,从事玉米秸秆青(黄)贮,每吨可获纯利润200元左右。玉米秸秆青(黄)贮后其营养成分可保存90%以上,用青贮饲料进行育肥,每出栏一只肉羊,可获纯收入100元左右。今年,黄羊镇仅玉米秸秆青(黄)贮一项可为农民增收1200万元。玉米秸秆青(黄)贮推动了全镇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该镇修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29个,养殖棚10289亩,养殖业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30.9%。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