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多措并举全面做好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工作

作者:周村区农机局 郑帅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5日

    2012年,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周村区农机局始终把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三秋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逐步探索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青贮氨化、秸秆固化等行之有效的利用方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群众欢迎。2012年共完成秸秆转化利用面积10.69万亩,其中机械还田5.59万亩,青贮氨化2万亩,秸秆固化3万亩,其它方式转化利用0.1万亩,全区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100%。

    一、落实国家政策,提升机械装备水平

    为保证购机补贴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玉米秸秆转化利用所需机械装备水平,区农机局不断强化措施,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工作。一是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筹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将政策进行公示,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开、透明。二是严格操作程序,“阳光”操作。四月下旬与区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周村区2012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在工作中,我们严格补贴程序,进一步加大供货监督力度,从受益人身份确认及公示、购机申请表的填写、购机申请的公示、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的签发、特别是供货监督、喷涂补贴标示、编号等环节都严格按照省办要求严格把关。三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我局联合区纪检、财政等部门对购机补贴全过程进行了监督,严肃工作纪律,避免了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全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共计完成367.48万元,受益农户214户,共计补贴各类农机具2873台(套),为完成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机械保障。

    二、加强农机培训与宣传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为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促进工作,区农机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机化宣传与技术培训活动。在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的同时,深入镇办、村居、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家中,广泛宣传发动,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的了解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途径、政策。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的形式,共培训机械驾驶操作人员1600余人,为玉米转化和利用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因势利导,推动秸秆固化深入实施

    针对我区王村、南郊等南部山旱田土层较薄,秸秆不适宜还田的特殊情况,我们大力实施秸秆固化项目,努力实现秸秆转化利用的新突破。今年共计完成秸秆固化面积3万亩。

    四、强化服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今年我区及早下手,统筹安排,内联外引,积极做好农机服务工作。一是统一制定了农机作业规范。对作业机械集中进行检修、对机手分批进行培训,严格实行农机具带证作业、机手持证上岗制度。二是强化督导,严把机械作业质量关。区农机部门和镇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到生产作业一线,现场督导,落实技术措施,严把机械作业质量关。同时,大力推广秸秆机械还田、深耕、免耕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不断提高秸秆机械作业质量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机械的协调调度。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根据天气和作业进度及时调整作业计划,提高机械利用率,加快三秋生产进程。四是内联外引,合理利用外来机械。及早与外地农机手广泛联系、加强沟通,进一步核实订死作业协议,按照统一调配机械、统一签订合同、统一作业价格、统一结算作业费用“四统一”的标准,为外地机手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做好作业机械保障工作。三秋期间,全区共上阵机械2000余台套,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00台,玉米秸秆还田机283台,耕地机械396台,播种机械512台。同时从邹平、高青、高密等临近区县引进机械70余台套,很好的满足了全区三秋农机作业需求。

    五、抓好安全,营造平稳有序工作环境

    农机安全生产是做好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局深入开展了农机安全宣传、专项整治、安全检查和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确保了机械正常作业和安全生产。一是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步骤,对全区所有参与的三秋作业机械进行了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二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安全宣传活动中,重点宣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散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看板、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共出动宣传车 16台次,印制墙体标语24条,印发宣传材料2000份。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增强了农机手的安全意识,为农机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认真组织好机械检验工作。加强对“三秋”作业机械的检查和检验,严格检验程序,严把检验质量关,严格执行“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规定,对不参加检验的农业机械和机手不允许参与“三秋”生产作业,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严格做到行车证、驾驶证、上岗证、机械合格证“四证”齐全上岗,实行事故责任倒查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服务上门,为参加作业的机手提供良好的服务。(郑帅)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