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15万亩玉米茬麦田吃上“营养餐”

作者:沛县农机局 陈宝林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随着轰鸣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开过,硕大的玉米穗被收进了机器粮仓,林立的玉米秸秆被切成碎片,像地毯一样铺在田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紧随其后又为农民播下了新一年的希望。这是日前在沛县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幕农机作业图。

    据悉,沛县今年种植玉米16.8万亩,有15万亩玉米秸秆实行了机械化还田。而过去农民对秸秆的处理多是费时费力砍倒后拉运回家,放在屋前屋后,影响了农村环境。或者是在田间一把火烧掉,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同时还造成了安全隐患。

  现在农民为什么乐意采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农民心里自有明细账:一笔是经济账。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秸秆粉碎到地里,减少水分蒸发,少浇一两遍水,省工、省油。一笔是环保账。以前,玉米秸秆放在地里烧,呛得人受不了。现在秸秆成了“宝贝”,没人烧了,空气也清新多了。另外,秸秆机械化还田后,可以使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 不用再犁地、耙地了,少了这两道农机作业工序, 除省钱外,还避免了机械重复耕地造成的土地压实。同时机播每亩比撒播节省麦种20斤,仅节省的麦种钱农机作业费都用不了。如果细算下来,采用秸秆还田后机械化播种,比秸秆清运后、犁地、耙地、撒播每亩要实现节本增效达50元。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