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县:新型农机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杨晓斌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为打好“三秋”农机作业攻坚战,全面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县农机局对“三秋”农机生产工作精心部署、合理安排,大力推广各类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今年“三秋”期间,全县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21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2100台、小型拖拉机3万余台、各类配套机具3万多台(套)。截至目前,长垣县56万亩玉米、20余万亩花生、5万多亩大豆已收获完毕,3.7万亩水稻已开始收割。完成机耕65万亩,其中深耕、深松43万亩,完成玉米秸秆还田50多万亩,完成机播近40万亩。

    近几年,长垣县农机部门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有选择性地推广了玉米、水稻、花生等农作物的机械化收获技术,经过农机部门的不懈努力,该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特别是玉米机械化收获,由原来的农民不愿接受,到后来的个别人试着用,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争着用、抢着用,机收面积由零发展到今年的34万亩,顺利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辐射。今年三秋期间,共推广水稻收割机6台,玉米收割机80台,花生收获机10台。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国家农业部列入“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点推广耕作技术,是一项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具有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省时省力、改良土壤、保护墒情、减轻病虫害、遏制秸秆焚烧现象等作用。今年长垣县被确定为河南省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县,示范区面积5000亩。10月12日,县农机局组织召开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演示会,通过现场演示,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了进一步了解,深切体会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装备结构的明显改善,促进了土地流转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长垣经济的蓬勃发展。 (来自 长垣县农机局 ) 作者: 杨晓斌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