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县:喜看十年农机化

作者:田阳县农机局 农秀英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铁牛田间跑得快,农友地边闲聊欢”,这已成为时下广西田阳县农村农忙时田间地头一个常见景象。如今的田阳,群众劳作不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辛苦,现代农机的大力普及,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大转变,这得益于田阳县“十五”、“十一五”农机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五”、“十一五”期间,田阳认真实施“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战略,农机化事业在社会促动、需求拉动、政策推动、效益驱动、技术牵动、机制带动的 “六轮驱动”下,中央实施强农惠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逐步强化、资金投入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一期间,田阳农机化发展实现了全面跨越,为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提供了重要支撑。


    田阳县农机局局长颜海山向记者说:“田阳十年农机化,可以说是突飞猛进,预计到2012年底,田阳县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08亿元,比2002年1.1亿元增长180%;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6万千瓦,比2002年19万千瓦增长89%;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1613台,比2002年的7894台增长47%,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75台,比2002年的32台增长1072%;配套农机具达16651台套,比2002年的9811台增长70%;拖拉机与农机具的配套比由2002年的1:1.24提高到1:1.43。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到256台,比2002年的6台增长4167%。水稻插秧机从无到有,到2012年发展到49台。农机装备水平的大幅提高,农机装备结构的明显改善,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方向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人畜农具耕整地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加快了城镇化发展步伐,形成了大农业、大农机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颜海山局长介绍,十年间,田阳县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甘蔗种植机械化生产等薄弱环节实现重大突破,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预计至2012年底,全县机耕面积将达65万亩、机播面积将达2.8万亩、机收面积将达13.5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将达40.75%,比2002年的11%提高30个百分点,农机化将跨入中级发展阶段。

    谈到田阳县农机化的发展,从事农机技术化推广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工程师、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黄荣胜深有感触。他说,十年前进村入户搞农机推广,磨破嘴皮也没有群众愿意购买农机具,原因之一是穷,买不起农机;其次是70年代提出到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搞大干快上,不成熟的水稻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也在推广使用,生产队使用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农机推广困难重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2001年起,农机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步伐加快,特别是2006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田阳的实施,更激发了农民群众购机的热情。

    “以前是上门推广,现在是农户主动到我们这里咨询农机新技术,打探农机新机具信息。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上就出现一股购机热潮,虽然我们县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指标已经用完,但仍有很多农户现场购买农机具,好多厂家参展的农机具全部脱销。”

    “十年前我们屯只有两三台手扶拖拉机,其它的农机具都很少,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台农机,我家就有一台插秧机、2台手扶拖拉机、还有抽水机、电动喷雾器等等,前几天的农展会我还购买了一台大中拖。以前田野里到处都是耕牛,现在没看不到牛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只会喝油的铁牛了。”田阳县百育镇九合村那兰屯老组长、农机合作社社员陆英武说。

    田阳县农机十年的变化,倾注了田阳农机人的心血,凝结了田阳农机人的劳动,展现了田阳农机人的智慧。颜海山局长信心满怀地表示,下一步,田阳农机人将更加努力工作,用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用不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心,发扬成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继续推动田阳农业机械化快速稳定发展,为推进田阳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