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秸秆禁烧之二——农田吃上“营养餐”

作者:潍坊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今年“三秋”期间,在诸城市贾悦镇孟家屯村的小麦播种现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全国农机示范大户赵佃相正组织玉米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在农田里作业。随着轰鸣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开过,林立的秸秆被切成碎片,像地毯一样铺在田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紧随其后又为农民播下了新一年的希望。

    谈起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赵佃相算了两笔账。一笔是经济账。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另外,使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每亩能节省5元钱。秸秆粉碎到地里,减少水分蒸发,少浇一两遍水,省工、省油。一笔是环保账。以前,玉米秸秆放在地里烧,呛得人受不了。现在秸秆成了“宝贝”,没人烧了,空气也清新多了。

    赵佃相说:“秸秆还田后,就可以直接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小麦,不用再犁地、耙地了。少了这两道工序,除省钱外,还避免了机械重复耕地造成的土地压实。另外,松土的‘功臣’——蚯蚓也躲过了一场劫难。以前,土地都是先犁后耙,杀伤无数蚯蚓,造成土壤板结,农作物不易吸收养分。

    近几年来,诸城市不断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并重点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深松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机等机械。今年全市有30万亩小麦实现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使更多的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科技助耕、科学种田带来的实惠。

    ★作者手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具有“三增三省一保”的功效,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地力增强,省时、省工、省钱,保护生态环境。诸城市鼓励农民秸秆还田不仅鼓了粮袋子,富了钱袋子,又培肥了地力,何乐而不为?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