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三秋”农机化生产专刊【第七期】
作者:安徽农机化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我省“三秋”机械化生产水平与质量同步提高
到10月25日下午四时,全省已完成小麦播种面积3147万亩,占安排面积的76%。目前小麦主产区土壤墒情较适宜播种,各级农机部门将继续强化技术指导和措施落实,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快作业进度。
一是机械化作业面积和质量提升。各级农机部门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动员,制定方案,调动全系统和社会各方面力量,面对秋收秋种时间重叠、墒情不足等困难,采取多种举措做好服务和保障,造墒抢墒抢种,加快作业进度,作业面积和质量得到稳定提高。今年玉米生产机械化实现新突破,机收玉米670万亩,机收率达到45.5%,比去年增加13.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秸秆还田面积710万亩,比去年增加160万亩,减少了环境环染,增加了土壤肥力;小麦机播面积2785万亩,机播率达到88.5%,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二是大中型、高性能机械投入多。目前全省通过购机补贴新增联合收割机1.3万台,其中玉米收割机2660台,旋耕施肥播种机2680台,深松机1495台,秸秆还田机1222台。由于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快,这些机械在“三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到10月25日,投入机具已达到245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4万台,联合收割机8.2万台,播种机31万台,比去年同期增加0.5万台、1.1万台和2万台;投入复式作业机具1.7万台,精少量播种机21万台,复式作业面积620万亩。
三是技术培训实施效果好。各级农机部门借助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加大对农机手特别是新购机农民的培训力度,注重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操作技能。“三秋”期间,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1300多期,培训农机手6万多人次。
四是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强。继省政府召开全省秋种现场会后,我省各级农机部门纷纷召开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现场会、演示会,示范、推广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械和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与机具。据统计,全省各地共召开现场会、演示会190多场次,到现场观摩的人员达到15万余人,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0多万份。为提高农机作业效果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