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关于夏秋季秸秆焚烧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高平 李林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为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工作部署,巨野县农机局抽调精干力量,在管理股长李林的带领下,深入柳林、董官屯、万丰、张缝、龙堌等乡镇,与乡镇农机站长、农机合作社长、种粮大户座谈,全面了解秸秆焚烧情况;并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探讨可行措施。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耕地面积114万亩,年均小麦收获面积90万亩,产出秸秆67万吨;玉米收获面积60万亩,产出秸秆108万吨;棉花收获面积50万亩,产出秸秆19万吨;大豆收获面积9万亩,产出秸秆6万吨。全年共产出各类农作物秸秆约为200余万吨。                 

  1、小麦秸秆的焚烧情况。机械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直接抛洒于麦田,此时麦秸内所含水分约为20%—40%,经过一到两天的曝晒,水分下降到3%—8%,极易点燃并引发大火。尽管在麦收期间颁发“禁烧令”,但小麦秸秆就地焚烧现象还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在三夏期间发生小麦秸秆焚烧200余起,烧毁未收割小麦800余亩,烧死树木1900余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0余万元。
 
  2、玉米秸秆的焚烧情况。由于我县农机部门对大型玉米联合机械及免耕播种技术的大力推广,全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85%以上, 剩余的15%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猪法、干贮和其他方式,焚烧现象偶有发生,但由于量少,危害相对较小。
 
  3、棉花秸秆焚烧情况。棉花秸秆俗称“棉柴”,晒干后可当柴禾,老百姓过去常用于生火做饭,而现在很少有人用棉柴烧锅。但我县的生物发电厂常年收购棉柴,棉农们可将棉柴卖掉以补贴家用,所以棉花秸秆的故意焚烧情况极少发生。
 
  4、大豆秸秆的焚烧情况。大豆秸秆富含营养成分,粗加工后可当牲畜饲料,老百姓不会舍得扔掉或烧掉。
 
  综上所述,四类秸秆以小麦秸秆的焚烧情况最为严重。如何解决小麦秸秆的焚烧应当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秸秆焚烧问题的成因
 
  1、“烧灰肥田”的错误思想还在作祟。在传统观念里,部分农民认为焚烧秸秆有利于田地杀虫、施肥,实际上焚烧秸秆会使地表温度急剧上升,能直接烧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菌,破坏土壤结构,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公德觉悟还不是很强。部分农民图省事,从不考虑破坏环境的危害,直接将秸秆一烧了之;有的农民明知会破坏环境,但在“你烧我也烧”的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还是选择“烧”。
 
  3、“三夏”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劳力少。麦收时节,天气炎热、时间紧张、农民劳累,以老人、妇女为主的留守群体对残留在田地里的麦秸似乎也只能是“烧”。
 
  4、在农民眼中麦秸已成废弃物。过去麦秸常用于烤火做饭、喂养牲畜、挑墙盖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类现代化家用产品业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土坯房也早已换成了砖瓦房,没人把麦秸当“燃料”,也没人把麦秸当“饲料”,更没人把麦秸当“建筑材料”。而且,由于我县中小型造纸厂全被取缔,作为“造纸原料”的麦秸已无任何“用武之地”。
 
  5、机械收割留茬较高。我县目前小麦机收率已达99%,但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机收后留茬过高。其深层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农机机主为省时、省油、减少磨损、增加收益,将麦茬留的很高。一般在20—30cm,有的甚至高达50cm,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三、秸秆禁烧的意见和建议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宣传车辆、农村大喇叭、公路横幅、墙体标语、印发禁烧通告、制订乡规民约、小学生入户宣传等形式,多侧面、广角度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使禁烧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秸秆禁烧长效机制。一是构筑责任网络。县、镇、区、村逐级落实责任,逐户、逐地块落实综合利用方式和禁烧任务。二是加大执法力度。禁烧期间,农机、环保、公安要分工协作,联合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确保巡查全覆盖。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实行群防群治。
 
  3、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充分发挥我县小麦秸秆多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生产沼气和生物反应堆肥等技术,搞好配套服务。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切入点,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引导农民群众逐步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4、完善应急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止秸秆焚烧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专(兼)职消防队伍的作用,及时购置、维护保养消防器材装备,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迅速赶赴现场,及时控制火势。各村要组建义务消防组织,备足消防器材,组织开展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农机部门要抓好农机安全作业,电力部门要认真排查农用线路的安全隐患,避免因用电问题引发火灾。
 
  5、充分发挥农机部门职能作用。麦收前对机手集中培训,麦收中要加强监督管理。机收麦茬高度要求控制在15厘米以下。对不按规定操作的机手,要没收其拖拉机驾驶证和行驶证,并进行说服教育。
 
  6、增强小麦联合收获机的“联合”性能。机械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直接抛洒于麦田,是小麦秸秆焚烧的主因之一。如果小麦收获后不是抛洒秸秆而是将其捆扎打包,便于储存运输,秸秆焚烧的问题会大大缓解。还望农机生产厂家、农机科研人员加强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高平  李林)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