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秸秆焚烧情况调研分析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夏秋两季秸秆主要指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过去,农作物产量低,生产的秸秆也比较少,农民生活比较贫穷,人们把秸秆全部运回家,除部分用于喂养牲畜和积肥外,绝大部分通过地灶烧水做饭消耗掉。现在小麦玉米产量高了,小麦玉米秸秆的产量也随之上升,但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再用作物的秸秆取暖做饭和积肥,除将部分秸秆还田、青贮、生产沼气等综合利用外,农民为种植方便,常把秸秆焚烧于田间地头。为减少作物秸秆资源浪费,避免秸秆田间焚烧给社会造成危害,曹县农机局高度重视,按照市农机局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召开乡镇干部、农机农业技术人员、村民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全面了解情况,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现将曹县夏秋两季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曹县夏秋两季秸秆焚烧的基本情况
 
  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小麦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麦秸年产量在110万吨以上,玉米秸秆年产量180万吨以上,产量相当惊人。从地理交通位置上说,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处于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京九铁路、济广高速横穿南北,日南高速、105国道、220国道、S254、S259、S261、S348和S350省道穿越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曹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尤为重要。但近几年曹县的农民为抢农时、图省事,一到三夏和三秋季节,也出现大量农作物秸秆田间焚烧和就近焚烧的现象,常常出现到处浓烟滚滚、烟雾弥漫的景象,也不时传出田间成熟待收的大片小麦被连烧,田间幼苗和树木被烧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引发火灾、阻碍交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县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曹县农机局及时响应上级“禁焚秸秆”的号召,积极推广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秸秆机收”、“秸秆青贮机械化”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近几年推广了麦秸粉碎机(安装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1260个,玉米秸秆还田机2000台,铡草机(玉米秸秆青贮喂牛喂羊用)500台,2012年实现麦秸粉碎还田80万亩,玉米秸秆粉碎还田79万亩,玉米秸秆饲料青贮13万亩,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现象。同时,曹县农机局加大宣传力度,在典型引路、技术服务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积极开拓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使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

  在夏季小麦收后,由于部分小麦联合收割机不带秸秆粉碎机,收后留的麦茬又高,为方便播种玉米,有的直接将麦茬和麦秸焚烧;在秋季玉米收后,为方便耕种小麦,一些农民将玉米秸秆撂倒直接焚烧或堆放地头焚烧。目前作物秸秆禁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几年,年年讲,年年抓,但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秸秆出路少,综合利用率低;(2)宣传不到位,群众环保意识弱;(3)先进农用机械推广不到位,机械还田费用高,没有作业补助; (4)没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5)三夏三秋防火力度小,依法禁烧难度大。
 
  三、秸秆焚烧造成的危害
 
  1、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秸秆田间地头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空气中一氧化硫、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迅速增加,人们的呼吸道疾病增加,咳嗽、辣眼流泪现象严重。
 
  2、易引发火灾
 
  特别夏季天热气燥,未来得及收获麦田和黄豆大面积被烧、塑料大棚焚毁、电力设施受损等现象时常发生,有的里麦田较近的农户受到株连,危及群众财产生命。
 
  3、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易引发交通事故
 
  秸秆露天焚烧造成浓浓的无爱使能见度降低,到处“雾锁城乡硫,烟遮月色门”,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交通事故增加,给高速公路和民航造成严重威胁。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5、造成资源浪费
 
    作物秸秆一可还田为农用有机肥料,二可加工为饲料,三可作农村新型能源,四能作为工业加工原料,五能用作食用菌栽培基料。直接将秸秆焚烧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应对措施及建议
 
  作物秸秆禁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增加农民收入,杜绝秸秆随意焚烧,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建议如下: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县乡两级政府应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夏秋两季的主要工作来抓,转变观点,开拓思路,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把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实行包片包干负责制,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问责。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同时,“三秋”、“三夏”等重要农时季节,出动宣传车,在乡村、田间地头进行巡回宣传,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和秸秆综合利用致富典型,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知识、好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提高了认识,积极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中来。
 
  3、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还可将秸秆挤丝揉搓加微生物处理,使之变成优质饲草。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秸秆燃料和能源化利用、新型耕作农艺、秸秆培育食用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秸秆储运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秸秆技术和工程。尽早建立秸秆收集体系,设置秸秆集中堆放区,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产业化格局。
 
  4、从技术角度入手,加快综合利用。大力推动秸秆在农业上的循环利用。大力推动秸秆就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保护耕地、改良土壤的做法;鼓励推广利用青贮、微贮、揉搓丝化等方式生产优质饲料以降低养殖成本,维护农业安全;引导扶持农户自主经营,利用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及编织、固化等投资少、易掌握、见效快的技术发展秸秆副业。
 
  5、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和鼓励政策。一是加大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在增加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具购置补贴的同时,还应增加这方面的作业补贴。从调查情况看,在秸秆综合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秸秆还田和畜牧过腹还田。二是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民自觉利用秸秆或秸秆产品。三是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扶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产业化,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环境良好的局面。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