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三秋农机化生产,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履行职责,强化措施,三秋农机化生产亮点纷呈。
一是玉米收获等重点机械推广成效显著。今年我市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等机具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市共发展玉米收获机1704台,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8204台,机械数量的迅速增加,提高了装备水平,为三秋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创历史新高。为加快秋收进度,提高玉米机收水平,农机部门强化跨区作业组织领导,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机具调度,共引进外地玉米收获机1400余台,三秋高峰期全市上阵玉米收获机达到9550余台,机收玉米457.9万亩,机收率达到86.4%,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玉米机收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是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实现新突破。我市农机部门抓住小麦播种重要时机,大力宣传推广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免耕播种机械,全市推广免耕播种机661台,保有量达到6451台。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36万亩,覆盖率达38%,比上年增加25万亩,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连续五年保持全省首位。
四是经济作物机械化获得新发展。全市突出抓好花生收获、棉花秸秆机械化收获技术,其中花生收获机机械化水平达到32%,今年共推广花生收获机械57台,棉柴收获机械保有量123台,大蒜收获机16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2561台,设施农业机械8795台,有力的推动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
五是农机合作社三秋生产唱主角。在今年的秋季农机化生产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设备优势、人员优势及技术优势,大力开展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等一条龙作业模式,积极开展跨区作业,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玉米机收105.8万亩,免耕播种91.1万亩,完成跨区作业60.3万亩,三秋作业总收入1.7亿元,充分发挥了秋季生产主力军的作用。
六是农机作业经济效益实现新提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减少,农机作业范围日趋扩大,农作物种植全程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农机手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今年我市三秋农机作业总收入达到7.9亿元,比去年增加2.2亿元,农机作业服务成为部分机手致富的重要手段。(张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