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机械工业网】10月26日,“中国绿色柴油机产业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各界专家汇聚一堂,探索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论坛上,科技部高新技术中心交通处副处长、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甄子健主任做《绿色柴油机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演讲。甄子健指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柴油机的需求是绝对的增长,混合动力车的发展为柴油机的协调创新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演讲实录:
赵司长刚才讲的非常好,特别最后总结的的特别好,不能一刀切,多元化发展。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最高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实现能源的安全,环境的安全,同时作为中国这么一个大的汽车市场,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它的自主创新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在这里可能围绕这些方面讲一讲我对柴油车,对于柴油机的理解。
第一条柴油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认为这是机遇。第一个机遇,刚才讲到了能源的安全,那是一方面,同时能源逐渐的枯竭,油价的上升,这都是问题,这是柴油车的机遇,包括它的节油的效果效率,以及可靠性等等,所以说柴油机,以及柴油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我认为是应该大力支持。第二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这么多年来,国内的研究机构,我们的大学,我们的部分企业,特别是国外机构,国外的企业在柴油汽车的技术上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使得柴油机本来的弱项慢慢得到克服,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柴油车提供了技术进步的机遇。第三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柴油机的需求是绝对的增长,这里边不乏把柴油机的技术结合的可能性,我认为混合动力车的发展为柴油机的协调创新(我这里指的是国内,国内自主的品牌,自主的技术)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挑战呢,我个人不是搞柴油机的,因为同样是搞车,我理解存在这些方面的挑战。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被一种共同的情绪所左右,有的时候往往就迷失了方向,我为什么把PM放在最先?包括最近几个重大的事件,几个重大舆论的热点决定了几个重大的转折,包括校车出了一个事故,最后所有的产业做了这么大的挑战,按理说早就要发展校车,为什么舆论事件出来以后才发展呢?然后标准一路绿灯,这个东西有时候未必是合适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既然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就要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舆论有可能使得我们对某一些技术产生一些导向,所以说我认为第一挑战就是PM的问题。这个我不多说了。
第二个我认为柴油车发展存在油品的问题,油品其实也不是问题,在座都是搞油品的专家,为什么国外没有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有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在中国我们的油品有两个垄断的企业来做的,如果说我们有好的政策环境,有好的应用环境,有好的机制,有好的民营企业的介入,我相信这个油品也不是大问题。
第三个我认为柴油机发展它的挑战来自于载用车,刚才赵司长说了,我们也不避讳,其实好多东西都是国外的车企、研究机构把一些数据拿过来给我们看,实际上我们心里也都清楚,载用车能不能检测,从上公告那一刻起一直到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致性,一直生产产品的一致性到使用当中的节能减排的效果,特别是PM的排放能不能达标,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最近回了一趟老家,在城乡结合部本来想应该是蓝天白云,但是事实上现在它的大货车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各种拖拉机,各种农用车都在用柴油,我早上起来大概五点钟开车,一个多小时,在住的宾馆还是蓝天白云,整个路上就是,因为好多载用车车况非常差,造成整个路上被黑烟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