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遍地开花”

作者:张燕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1日

    金秋十月,漫步陵县万亩大地,被切成碎片的玉米秸秆像绿色地毯一样覆盖着大地,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陵县农机局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热潮中,紧跟时代脉搏,在农机新技术推广中,坚持走科学发展观道路。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在陵县大地盛行。农作物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不仅可以覆盖地表,有效减少水分蒸发;还能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这得天独厚的利益深受陵县广大农民朋友青睐。
 
    该县郑家寨镇保护性耕作示范户郑向明老人说:“去年,我就是用的这秸秆还田新技术,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相当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减少了化肥用量,并且粉碎后的秸秆覆盖地表,蓄水保墒效果明显,可以少浇一两次水,省工、省油,省费用,也避免了秸秆焚烧,培肥了地力,清新了空气;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免耕播种机紧跟着播种小麦,减少了犁地、耙地等作业工序,省钱不说,还有效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确保粮食增产丰收。今年我家的保护性耕作玉米比别人家的一亩地多打了200多斤呢。”
 
    近年来,陵县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向广大农民群众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在落实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中,对选购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松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农业机械的用户给予重点补贴。该县2012年,共落实国家购机补贴资金1230万元,补贴各类新技术农机具814台套,受益农民达627户。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的兴起,有力的推动了该县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等“一条龙”作业模式的实施。目前,该县种植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了20余万亩。(张燕)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