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期间,鄄城县农机部门积极宣传旋耕、浅耕播种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越来越多的鄄城县农民“爱上”这样的种田法。鄄城县今年完成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30万亩。
保护性耕作俗称免耕播种,是指农作物收获后不经耕、整地,再次播种时直接使用免耕播种机作业。这一技术可使翻地、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既省工省时,又能保护土地,提高土地的肥力。
鄄城县农民算了一笔账:采用保护性耕作法,一亩地可节约成本40元左右,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地力,每亩小麦平均增产20公斤,亩节约用水90立方米。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田和传统的农田相比,风蚀量可减少40%~70%,且抗旱节水效果明显。
为 推动小麦保护性耕作工作,鄄城县农机部门把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为三秋重点机具加以推广,并逐步进行试点示范推广工作。开展了“五统一”作业,即统一签订作业合同,统一调试机械,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开展作业,统一检查验收,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鄄城县农民开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鄄城县农机局 申文标)